袁宗道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语言和技巧的综合赏析能力。此题考核选择重要意象的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诗句大意的基础上,结合诗句中的重要意象来分析,注意要抓住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概括。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首先要读懂诗的内容,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从形象、意境、技巧、情感等不同角度去分析。本题考查了“发遂平”的意象特点及作用。 “遂亭城外少风尘”,意思是说,遂亭城外很少尘土
诗句释义如下:片帆南下碧江湄,秋月芦花绾别离。此去莫惊潘鬓改,止缘忧国半成丝。 译文如下: 一叶小船向南航行在碧绿的江边,秋夜中月光下的芦苇与芦花轻轻摇曳。你此次离开不要担心我的白发会增多,只是因为我心中满是忧国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别离的场景,充满了深深的离愁别绪。首句“片帆南下碧江湄”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景图,为整首诗定下了基调。接着,“秋月芦花绾别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含义。 “刘君别我久,远致酒一瓮,为之大醉数日”这四句描述了刘都谏与李白的离别之久,以及他送来的酒。其中,“刘君”即指的是刘都谏,“远致酒一瓮”则表达了他的远道而来的心意。 “瓮大容五石,肩夫双臂痛。清比惠井泉,白如雪山湩。”这两句描述了酒的外观和口感。其中,“肩夫双臂痛”则形象地描绘出酒的分量之大,令人感到沉重。接着
【注释】 朅:同“讫”,止。紫气满关门:指祥瑞之气充满门户。柱史:古官名,为门下史,负责起草诏敕。玄同:道家语,指玄妙的大道。冥心:冥思,专心致志地思考问题。胜义:高深的道理,精深的意义。五千言:指《道德经》五千言,即《老子》。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一位被贬谪去闽中的朋友潘雪松柱的临别赠言。潘雪松柱,当时任闽中某郡主簿,因建言而被降职,作者对他寄予同情和勉励。全诗共三首,此为其第三首。
注释:青春里我乞求得到了净名的法身,乘坐着彩鹢般的白鸥在江面上悠闲地飘荡。这次你离去吴江,风和日丽,炉香经卷陪伴着你这位隐逸之人。 赏析:此诗为送别之作。首句“青春乞得净名身”是说诗人自己向佛门投诚,请求受戒成为僧侣,以期修得清净无染之身。次句“彩鹢翛翛漾白蘋”,写李吉士南归乘彩鹢(一种饰有彩色羽毛的鸟,古代传说中为王子所乘)之游子,轻舟泛波,悠然自得。三、四两句是全诗的重点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其三 三日不饮酒,无异蜗亡汁。 一日不食肉,有似鱼离湿。 放箸倏已空,一饱竟何得。 口腹我所缓,性命彼甚急。 浑沌笑蚶蛎,暗弱欺鸡鸭。 血色蚀刀砧,腥烟蒸帷幂。 不思味报身,铁网火洞赤。 一念忏积愆,黑业立化白。 譬如遇赦囚,钳铗换冠帻。 戒刀殒虚空,魔王尽哭泣。 世典不戒杀,竺书缝其缺。 采毛可荐神,烹葵堪邀客。 断杀从此始,无令冤垢集。 注释:三天不喝酒
饥来吃白粥,渴来啜茗汁。六时经行里,钵盂两度湿。 译文:饥饿时吃白粥,口渴时喝茶水。一天中经过六个时段,钵盂被多次弄湿。 注释:白粥:用米煮成的没有添加油脂的食物。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贫困生活中的生活状态。他饿了只能吃白粥,渴了只能喝茶水,每天奔波劳累,钵盂被弄湿数次,生活艰难。 清斋拥衲眠,清福谁消得。人命呼吸间,年光敲石急。 译文:在一个清净的佛寺中睡觉,谁能消受这种清净呢
【解析】 “元宵”、“独倚寒檐看明月”两句,写诗人独自在寒风中伫立在寒冷的屋檐下观赏着皎洁的明月。“月穿冻枝射衣白”写月亮穿透了树枝照到身上,使衣服也变得洁白起来。这两句写出了月光的明亮和刺骨之感,为下文作铺垫。“火弹捎天聋吒(zhǎ)吒,猛省今夕是元夕”两句,写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听到爆竹声,才恍然大悟:今天是元宵之夜,于是诗人感叹道:“啊,今夜真是个好夜晚!” “六衢今日人如蚁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抓住意象和关键词进行赏析。 首先读懂全诗,把握其大意。然后逐句解释诗句的意思,并结合注释和标题进行分析。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最后写出对这首诗的赏析即可。注意语言要流畅自然。 【答案】 译文:梦中丛桂开,香荫笼数亩。黄粒肥于豆,苍枝大如肘。一笑开清樽,折柬邀诗友。忽悟客燕城,
【注释】 鸾舆:帝王的车驾。 回峪岭:地名,位于今北京市延庆县境内。 羽骑:指皇帝的护卫。 仰睇:仰头看。 桑干河:一条河流名,在今北京附近。 狂飙:猛烈的狂风。 穿石吼风雷:形容水势汹涌。 衣带水流:形容水流之小。 徐邳:徐州一带。 蛟龙:这里借指水患。 田闾:指农田。 疏筑:指疏通河道。 天吴:传说中的海神名。 玄圭:一种玉器名,用作祭祀时所用的祭品。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表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