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方刚
翻译: 阴晴变化,远近相同,仿佛川流。桦木皮房无市井,一片宁静。七岛相连,人、羊、牛、兕四象在前。有人坐立,牵着牛羊,青黄间或高低起伏于田间。踏歌之声响,鐻耳争艳,毡毛染衣映照深渊。白脉始知寻瀑泉,渐引渐深微绿穿。一线淡入迢迢天,腾涌四起云绵绵。大洋万里规影圆,此皆笔踪细盘旋。有若发鬘丝丝缠,面势每在肤寸边。初非组织非丹铅,远方市易用物全。鹿毛之笔松花烟,技巧何止秋毫颠。屏风竞说端拱年
诗句: 1. 昆仑一脉来夜郎,东流直下万里长。 - 昆仑山脉源自夜郎国(古代对今天的贵州一带的称呼),水流向东,一直流向万里之外的大海。 2. 包络滇黔汇交桂,中乃混一漓与湘。 - 滇池和黔地在南方,桂林山水在中游,漓江和湘江在北边交汇。 3. 浔梧百折到南海,全入牂牁归大洋。 - 从浔州、梧州开始经过许多曲折,最终抵达南海,然后全部流入广阔的南中国海。 4. 端州城外石矶石,屹此四瞰为遮防。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著的作品。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含义。 公撰南州仿中州,何啻宝书述左丘。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公撰的南州仿中州,就像宝书一样珍贵,能够描述左丘明的生平事迹。 惜哉仅传石问答,空此妙语临芳洲。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可惜的是,仅仅流传着石问答,而那些美妙的话语却只能在芳洲上听到。 南渡而后文渐敝,销金锅内米淅矛。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南渡之后,文化的衰败逐渐显现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张籍,下面我将逐句对这首诗进行解析: ```plaintext 电白道中 露萤递开阖,风蝉自轩举。 决决涧水鸣,咽咽草虫语。 后冈岚滴翠,前岫云聚乳。 莽苍大石闲,绿雾旷吞吐。 田泽蓄未盈,昧爽气煦煦。 理策上修坂,中途屡回伫。 跂彼文蔚者,韬养侍蒙雨。 ``` - 注释: 1. 电白:地名,位于今天的广东。 2. 道中:在路上或旅途中。 - 译文: 1.
电白道中 蛙蝈亦未鸣,稻区半黄青。 时见三折水,断苇涵明星。 荡荡野渡阔,岩口取微冥。 沙户犁未停,村火窗犹荧。 负戴者谁子,役车上远陉。 岂知劳者思,折麻感微馨。 缅彼丘中琴,惓此野际苹。 孰云玩回转,得展耳目营。 【注释】 “电白”:地名,即电白县。 “蛙蝈”:即蛙和蝈蝈,是夏初的鸣虫。 “未鸣”:没有叫唤。 “半黄青”:指稻田的颜色。 “折水”:河湾。 “微星”:指萤火虫。 “荡荡”
诗句释义如下: - 几宵东观翻书手:这几夜我翻阅古籍,像在探索历史的奥秘。 - 忽拨残更岳顶云:突然从深夜的宁静中醒来,仿佛拨动着云雾中的山峦。 - 示我天门詄荡语:给我展示那些豪放洒脱的话语。 - 如披玉策赤青文:如同抚摸到玉石的纹理和青色的纸张。 - 飞扬逸气鞭鸾凤:飘逸的才气如同鞭子一般,驱使着鸾鸟和凤凰飞舞。 - 窈渺清斋写典坟:在寂静而清新的书房中,书写着经典的智慧。 -
钤山堂 堂倚袁江麓势偏,青峰俯愧碧潺湲。 大鸡韩孟联吟好,小吏庐江乐府传。 莫认故巢思孔翠,试凭后学洒山川。 世间岂少藏修者,岑寂书窗二十年。 注释: 1. 钤山堂:指位于袁江边的钤山区的一座山堂,因而得名。 2. 倚:靠近。 3. 袁江:指袁河,流经钤山区的一条河流。 4. 青峰:指铃山附近的青山。 5. 碧潺湲(chányuán):形容水清澈、流动的声音。 6. 韩孟
【注释】 蟹簖(xièléi):一种捕鱼工具,用竹片或荆条编成。湾湾:弯曲的样子。罫(wěi)布棋:指在浅水中撒网捕鱼。霜空:指秋日的清晨。枯萍折苇:形容秋天景象。萧寥:寂寞凄凉之意。转胜:反而胜过。浓云:浓密的云层。蘸翠时:指云层被阳光映照出翠绿色。 【赏析】 《赵北口》描写了深秋时节,作者在赵北口一带的所见所感。 首句“蟹簖湾湾罫布棋”,是写眼前所见之景。蟹簖是一种捕鱼工具,这里用来作比喻
蕴山近作的一首诗寄给惠州的船中,在点定漫书纸尾时。 此事如作画一般,得意在于先有笔墨。 龙晴一点却飞去,金针欲渡何缘由。 道子之笔项容墨,尚闻洪谷讥其专。 象外虽云得摩诘,设色何必非龙眠。 吾观营邱华原辈,胸中本有全山川。 层峦叠嶂架楼阁,野桥细路分水泉。 天然远近与向背,依约脉络相蝉联。 然后淡浓视意到,变化开阖非言诠。 此须多识多阅历,目存心鉴日复年。 位置乃能一一合,孰为粉墨黄朱铅。
【注释】 1. 云岚:云雾。咫尺,比喻很近。几席:座位或席位。大书:指写诗作文。磨墨:磨好笔墨。神苍茫:精神恍惚。2. 阅江楼歌:在古代诗人中以描写自然景色而著称的有谢灵运、孟浩然、李白、杜甫、范仲淹等,而以抒发豪情壮志而著称的则有王勃、高适、李白等。本诗是王勃的作品。 【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此诗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次联写别时的情景,末联则表达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感慨。全诗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