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祥
【诗句注释】 巫山一段云: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巫山高》一诗,后被用来形容女子多情。四月二十日:指元稹和白居易在长安的好友相遇之时。 是客云为梦,飘零惜去年:是客指的是元稹,云为梦形容他们相聚如梦中。飘零惜去年意指对过去的留恋和怀念。 断魂曾泥酒尊前:泥酒尊前形容饮酒时情绪高昂,心情激动。 衣带镇相怜:衣带指的是白居易,镇相怜表示对白居易的深深思念之情。 旧曲闲翻谱,新声自注笺
【注释】: 沙觜:水边。 暮云栖树:傍晚,云彩落在树上。暮云指日落时分的云,栖树则像鸟停息在树上一样。此句意指傍晚时分,云彩栖息于树上。 又(yòu):再一次。又指重复、再。 【赏析】: 这是一篇描写归乡途中所见所感的小令。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词以游子的视角写归途见闻,抒发羁旅之思。 上片起首二语点出归途,“楼上”二字表明是站在楼上远看。“沙觜”三句是说,站在楼头上看到
【注释】 1.缑山:指神仙居处,在今河南偃师县南。 2.珠匀玉莹:形容皮肤像珍珠一样晶莹,像玉石一样润泽。 3.想风神:想象她有美好的气质、风度和风采。 4.乳名:小名。直得唤珍珍:直接叫珍珍,表明亲昵关系。 5.摒当笔床都蕴藉:摒当是古代的书写工具,笔床是用来放笔的木制器物。蕴藉:含蓄,内含而不外露。 6.捧持酒盏更温文:捧着酒杯,举止温文尔雅。温文:温厚而文明。 7.越歌应不忿庄辛
【诗句注释】: 1. 落花万片如堪数。和烟织就相思缕。甚处叫黄鹂。黄鹂却叫谁。——落花满地如同可以数清的,就像被烟雾交织成了一条条思念的丝线。哪里的黄鹂在鸣叫呢?黄鹂却在叫谁呢? 2. 游丝无个事。只管随花住。——飞舞的柳絮没有任何事情,只是随着花朵而停歇。 3. 归燕斗人愁。双双踏玉钩。——归来的燕子与人的忧愁相争,双双飞舞着,落在了挂在门上的玉钩上。 【译文】: 落满了花瓣的庭院里
注释: 减字木兰花 题宗梅岑小香居士像,同王西樵作 吟情如许。日向人间题好句。 谁信屯亶。老矣吾徒三十年。 重寻旧稿。人道君家当日好。 问取图中。却逊吟情老更工。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为宗梅岑的画像所作的题咏。 首句“吟情如许”,点明诗人与宗梅岑的交情深厚,他们之间有很深的情感交流。“日向人间题好句”则表达了诗人每天在世间吟咏佳句,以此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二句“谁信屯僮”
【注释】 减字木兰花: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名,又名“木兰花慢”。 独坐:独自坐着。 曲栏:曲折的栏杆。 竹:指竹子。 碾:压平。 碧:绿色。 碾:压制。 玉:比喻竹节。 静掩篱门,野鸟声声乱唤人:静静地关上了篱笆门,野鸟叫声一声高过一声,好像在召唤着我。 绿阴如许:如此浓密的树荫。 小袂轻凉疑坠雨:袖口轻轻地感到凉爽,好像雨滴落在身上一样。 芭蕉叶上书:在芭蕉叶上写诗。 【译文】
【解析】 本题属于“理解常见古诗词”能力层级中的“理解B”。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及情感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地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包括主要人物、关键情节、诗人的情感态度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诗歌的注释和题目要求进行具体分析。 【答案】 译文:独自对着空房,愁思缠绕。燕儿怕这凄凉,归家不愿。却飞到花丛间,翻动着翅膀,又展转不宁。恼人的明月悄悄来到窗前窥视。待要进入闺房
菩萨蛮 社集看菊 庭无凡卉花坛净。小阑披拂随花性。 大釂总深觞。花容入酒黄。 翠红兼艳紫。白更佳如此。 醉倒便花前。携花伴月眠。 注释: 1. 庭无凡卉花坛净:庭院里没有普通的花草,只有精心培育的花坛显得格外干净整洁。 2. 小阑披拂随花性:小栏杆轻轻摇曳,仿佛随着花朵的舞动而生。 3. 大釂总深觞:大家聚在一起,畅饮美酒,气氛热烈。 4. 花容入酒黄:花瓣的颜色融入了酒中,显得更加鲜艳。
【解析】 “忆春”两句,回忆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春光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万顷”句,描写了夏景,写夏日里云层密布,遮天蔽日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压抑沉闷的气氛。“愁怀抖乱”三句,抒发诗人内心的愁闷、烦乱之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与愤懑的情绪。“雨意如疑”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对天气变化无常的感受,表达了诗人内心苦闷彷徨的心情。 【答案】 ①“忆春无几”:指春天已经过去一半
【注释】 索索:形容微风吹拂的声音。廉纤雨:小雨细如丝缕。破:打破,解脱。真个:的确如此。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的黄昏情景的词。上片写夜幕降临,风雨交加的夜晚。下片写在梦中摆脱愁绪。全词语言质朴无华,却能将羁旅行役之苦写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