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解析】 本诗是南宋词人张孝祥的《念奴娇·倦寻芳》。上阕写景。“画桥路转,奁水波明,新涨如许”三句,点题而入,写春日湖上景色,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破晓东风,吹起荡春情绪”二句,由远而近,写春风拂动水面,荡漾开一片春意。以下写岸边景物:弱柳如丝,黄似月;丛花如影,红成雾。“倚孤篷,载双柑斗酒,醉寻烟雨。”三句,写自己凭吊古迹后饮酒赏月的情景。下阕抒情。“恰正好、清明才过,一笑青山,齐展眉妩
【赏析】 这首词写江口晚泊,抒写羁旅愁思。上片写景,下片抒情。上片写景,先写黄昏时分,夕阳映照在江面上,帆影渐收;接着写断霞鱼尾一绳,留下残阳的余辉。下片抒情,以“几个闲鸥”起兴,点出自己孤寂落寞的心情;再从芳草和垂杨写离愁,暗喻自己的飘泊之苦;最后用一个设问作结,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全词情景交融,意境优美。 浪淘沙(节选) 【注释】:暝色:天色将晚时的天色。晕:云彩的光彩。中流:江心
【注释】 浪淘沙:词牌名。 慢早春:词调名。 偕:一同,一起。 钱筱南:作者的朋友。 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西北赣江东岸。唐初建,为唐太宗所修,故又称西江楼。 卷:指波浪。 倦客:游子、漂泊人。 恨:遗憾。 水远山遥乡树隔:指家乡遥远,难以见到。 带落照:指带着夕阳的余晖。 点点帆樯,共乱鸦、飞去渐如墨:形容晚霞映照着江面上的船只和乱飞的乌鸦,渐渐消失在暮色之中。 天在浪花中白
【注释】 1.凤桥倚棹:即《题凤桥》诗中的“倚棹”。 2.许太彦:即许昂霄。 3.振身:指陈珊葆校书作的“直欲凌风飞”。 4.泥珊裙:指陈珊葆校书作的“泥人衣”。 5.宝扇微歌:指陈珊葆校书作的“轻扇低讴”之状。 6.楚弦:指陈珊葆校书作所赋《咏柳词》。 7.离绪:指离情别绪。 8.画里青山,虚名白鹊:指陈珊葆校书作的《题鹤归图》。 9.晨奁(lián)夕镜:喻青春易逝。 10.伤迟暮
【注释】 齐天乐·偕蔼如廉访游螺墩:齐天乐,词牌名。偕蔼如,人名。廉访使,官名。螺墩,地名。佛座呈诗,指佛前供桌上的诗稿被风吹落,有如诗人吟咏之佳作;僧庐醉茗,指僧房中品茗,如同饮酒一般自在畅快。闲煞红栏幽院,形容庭院深深、景色宜人的景致。珠帘卷,形容珠帘轻摇,好像在卷起或收起一样。放一点西山,形容山色青翠欲滴,好像要溢出来一般。翠穿篱眼,形容绿色的竹叶穿过竹篱笆的缝隙,好像是在穿透篱笆一样。
解析与注释: 1. 看凉萍散镜,卧柳阴桥,闲倚孤篷。万卷成书逸,算古怀绵缈,知己难逢。所思路隔秋水,门巷忆芙蓉。借舻雁鸣寒,溪鸥问讯,旧约应通。 - 这句描述了作者在桥上休息的情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物动作来表达内心的感慨。 注释: - 看凉萍散镜:看到水面上的浮萍仿佛镜子一样散开。 - 卧柳阴桥:躺在树阴下的桥上休息。 - 闲倚孤篷:在孤单的船篷旁悠闲地站着。 - 万卷成书逸
祝英台近·人日 酒杯疏,吟侣减,闲里岁华度。薄暮江城,离思乱箫鼓。问伊暗卜归期,画楼灯火,已迎得、紫姑来否。 浪游处。多少香雾珠尘,徘徊甚情绪。寻梦梅花,黄昏又微雨。也知渐近伤春,春犹无几,幸七日、闷怀过去。 注释: ①人日:指阴历正月初七这一天。 ②杯(bēi)酒:指酒杯。 ③吟侣:指诗友或诗侣。 ④闲里:在闲逸中。 ⑤紫姑:传说为汉代女子,善卜卦。 赏析:
烛影摇红·南昌元夕 【注释】 灯火:指元宵节的灯火,也暗喻作者的身世。翠屏:翠绿的帘幕。红照:红色的灯笼。鱼龙舞:灯会中的一种舞蹈。麝薰:用香薰。低袅绣轮风:香炉中燃着的香料随风飘扬。粉市:花市。成雾:像烟雾一样弥漫四周。草草:匆忙。莺啼燕语:莺歌燕语。散珠尘:形容花市繁华,如同珍珠散落在尘土之中。漏鼓:古代计时用的报时器。画龙残烛:比喻时间过得快,像画中的龙一样,转眼之间已经消逝了。只应归去
石湖仙 · 竹里王芑亭索题槐花吟馆图,用白石体赋之 丁溪烟树。指新翠沈沈,摇漾书户。曾记五年前,棹扁舟、桃源问渡。一枝闲借,每小憩、绿天庭宇。销暑。警乱蝉、几点疏雨。 当时惭云照海,睡醒来、犹闻战鼓。富贵南柯,待觅封侯能否。让与诗人,醉吟茶语。自成仙府。帘卷处。斜阳淡衬花谱。 【注释】 “石湖”:即西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 竹里:竹林深处。 王芑亭:名应奎,字子章,号芑亭,明末诸生。清初以诗名
摸鱼儿·题琴斋西湖掌书图 【注释】 荡吟声:指吟咏的声音。 画桥:用彩绘的桥梁,形容西湖景色的美丽。 扁舟:小船。 银汉:银河,这里比喻湖中波光粼粼的水色。 广文官:宋代的官名,负责编修国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档案局局长。 嫏嬛福地:神仙居住的地方,这里指西湖。 黄童:儿童,指作者的孙子。 嫏嬛:神仙居住的地方。 清梦:美好的梦境,这里指杭州的美好风光和历史遗迹等。 藕花风:春天荷花盛开时吹来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