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燮清
【注释】: - 去年此刻曾相见: 表示去年这个时候曾经见过。 - 略诉殷勤: 稍微表达一些深情的问候和关心。 - 略解温存: 稍微表达一些温情脉脉的关怀。 - 略有思量未当真: 稍微思考一下,但并不完全认真。 - 今年此刻重相见: 在现在这个时刻再次见到你。 - 瘦了眉痕: 你的眉毛因为消瘦而显得更加明显。 - 肥了愁根: 因为你的消瘦而感到忧愁。 - 难道秋来例病人: 秋天来了
注释: 卜算子·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这是一首词,题目为“由南昌至安庆江行杂咏”,描述了从南昌到安庆的江上旅途。 树隔豫章深,天合鄱阳净。水鸟咿哑作橹声,飞入苍烟暝。 注释: 豫章:古地名,这里指南昌。 天合鄱阳净:天空和水面都显得非常清澈。 水鸟咿哑作橹声,飞入苍烟暝:水鸟发出叫声,仿佛是船桨划动的声音,在暮色中飞向远方。 略放嫩阴开,微见斜阳醒。 注释: 嫩阴:初生的嫩芽。 斜阳醒:夕阳西下
这首诗是一首词,内容如下: 傅粉临妆,凝脂扶醉,上巳初晴时序。嫣然欲笑,澹不胜情,如对玉人三五。曾记愔愔画廊,把酒看伊,燕憎莺妒。怕匆匆开落,传神摹艳,要春留住。 译文: 女子傅粉梳妆,肌肤如凝脂般细腻,在初晴的上巳节时,她想要笑却又不敢轻易露出笑容,因为内心的情绪复杂难以言表。就像对着美丽的女子一般,她的神态既妩媚又含蓄。曾经记得在一个宁静的画廊里,我手持酒杯看着她,燕子和黄莺都嫉妒地躲开了
【注释】 玲珑:精巧。亭子:建筑物的一种,四周有短墙围绕。三面:四面。一面:指亭子的四面。迥廊:曲折的走廊。红墙:红色围墙。栏干:栏杆,即长形木栏杆。靠:紧挨着。夕阳:夕阳斜射在墙上。木樨香:桂花香味。茶烟:煮茶时冒出的烟气。才出纱窗:刚从纱窗后面出来。才整罗棠:刚把罗帐整理好。罗棠:织成的罗帐。倚:靠着。西风:秋风(或指秋天)。语:说(说话)。亦凉:也凉爽。 【赏析】 《采桑子》是一首咏物词
【注释】 扁舟:小船。西去:向西航行。生愁:产生愁苦。昏昏:模糊不清,指朦胧、恍惚。好梦:美好的梦。楼扉:门。 【赏析】 此词是写一对恋人离别后,各自思念对方,但又不能相会的痛苦之情。上片写两人分别后的愁绪。下片写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态。全词构思奇巧,用典自然,情真意切,含蓄蕴藉。 开头两句“扁舟西去”,点明离别时间及地点,为下文的离愁别恨作铺垫。“两地情怀无说处”一句紧承上句,言双方虽然身处两地
注释: 晚妆刚刚结束,粉气如烟在空荡处缭绕。携手斜阳,鬓后的风味渐渐香。 偷偷移动宝鞋,就再也不会逢上那个心已变的人了。小话多时,只有花阴下的宿鸟知道。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闺中女子对爱情的渴望,以及因爱情而带来的痛苦和寂寞。全词语言细腻、含蓄,情感真挚、深切。 上片写女子刚梳妆完毕,粉香袅袅。“才子佳人”本是古诗词中常见的题材,但此处却以女子的口吻道来,别有一番滋味
齐天乐·题龙岩临清杀贼图,咸丰甲寅三月初七夜事 释义: 昆仑山上的月色,映照蔡州战场。在昏夜中,他们以奇兵之姿,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他们乘虚而入,旗鼓声震天下。纵横驰骋的战马,百骑穿营而过,锦帆如雨般飘起。他们用力量洗刷了妖气和血腥味,大河奔涌的浪势倾泻而下。 东南地区经过数年的战斗,劫后余灰尚未清理干净。我们只能搔首嗟讶,心中满是疑惑。白骨如云,黄金如土,我们如何能得到一片清静之地?然而
高阳台·苏小小像 笑颊红欹,娟眉黛远,天然画里真真。艳迹依稀,难忘油碧车尘。东风蝴蝶怜芳草,尚思量、往日罗裙。断桥边,楚楚垂杨,可是前身。 旧游每忆西泠路,访埋香小冢,一奠清尊。我辈情多,悠悠隔世伤神。落花满地沧桑泪,料蘼芜、也化愁根。待何时,劫尽春回,重与招魂。 注释: 苏小小:古代美女。 笑颊红欹(yī):微笑的脸颊微微有些发红。 娟眉黛远:形容眉毛和眼睛的颜色很美。 天然画里真真
【解析】 “木樨花发”一句点明时节,即秋季;“挨近罗衣”两句描绘的是女子与男子在花边约会的情态。“黄昏归路”三句则写女子回家后的情境。 【答案】 译文:木樨花盛开的时候,我们曾在花边约会。挨近了罗衣,替掠烟鬟未整丝。黄昏时归家的路上,辨不分明烟外的树。月光下疏帘轻摇,一丈桐荫绿到檐。 注释:木樨:桂花。发:开花。记向:记得向。宿约:约会。挨近:靠近。罗衣:丝绸衣裳。替掠:替人梳理,这里指替人理发
高阳台·孙欢伯大令寿,以其先人子和先生义钧所绘吴门清荫禅院延秋雅集图遗卷索题 借酒寻欢,携筇选胜,烟波自结鸥盟。梵宇尘空,苔痕略扫闲庭。疏华点染清凉界,悟时禅,鼻观香生。好光阴。文宴流连,想像承平。 而今莫说南朝寺,叹江山半壁,地棘天荆。耆旧风流,惟馀劫后丹青。苏台鹿走无人问,怕伤时、佛泪先零。任萧萧,万叶梧桐,做尽秋声。 注释: 借酒寻欢,带着酒意去寻求欢乐,携带着登山杖选择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