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芾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 1.诗句解读与注释: (1)先子春秋仅八旬,一生多难只安贫 - 先子: 指的是前人的子孙。 - 春秋: 古代用以纪年,这里指寿命。 - 八旬: 指八十岁。 - 一生多难: 形容一生经历了许多困难或不幸。 - 只安贫: 只求能够安于贫困。 (2)岂期有子登清禁,亦复如今作老人 - 岂期: 没想到。 - 有子: 生了儿子。 - 登清禁: 进入朝廷的高级官员阶层。 -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老合休官况七旬,我非辞富欲居贫。 - 注释:我年纪已高(七十岁),不是我不想做官,而是我不愿为了俸禄而生活,宁愿过着贫穷的生活。 - 译文:岁月不饶人,我已七十高龄,并非是我不追求官职,而是我不愿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劳苦自己,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 2. 也知光景无多日,更觉筋骸不逮人。 - 注释:我知道生命的日子已经不多,而且感觉身体也已经力不从心了。 - 译文
【注释】 一病兼旬百不禁:病了将近十天,一天到晚都不得安闲。 愈牵归梦绕家林:病愈后,总是牵念着家乡的树林。 向来岂有功名念:以前哪有追求功名的念头? 此去断无人我心:这次离去,再也没有人和我牵挂。 但愿天怜将就木:如果上天能怜悯他,允许他死时没有牵挂。 许从人欲便投簪:如果顺从世俗的欲望,就可以脱下官帽。 若蒙不靳清闲福:如果能得到不受羁绊的自由,那就很幸福了。 【赏析】
【注释】 余:我。 既:已经。 和乐天诗:指白居易《和钱员外题慈恩亭》诗。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年迈的人还放不下心,不能不有所思。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四十而不惑’。”惑,迷惑。 又复再和八首:又作八次和白居易的诗。 封章:指奏疏。上达:向上呈送。 已;句末语气词,表示停顿。 所乞:指所请求的东西。非为贱贫:不是为贱贫而作。 七秩:七十岁。 久客:长期在外任官。 一心:指全心。 欲:想要。
这首诗是诗人在和白居易的诗后所作,表达了他对白居易诗歌的赞美和对自身生活的感慨。 第一句“新岁妻孥庆七旬”,意思是在新的一年里(新年),他的妻子和孩子庆祝他们七十岁了。这里的“妻孥”是指妻子和儿女。 第二句“遍赒邻里及孤贫”,意思是他到处去帮助邻居和那些孤独贫穷的人。这里的“赒”是指救济、帮助的意思。 第三句“高年满座有醉客”,意思是在他年老的时候,满座都是喝醉了酒的客人
注释: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我既然和了乐天先生的诗,很高兴啊。我的心还是不能平静下来。 忆在霜台未六旬,尝陈仕宦纵家贫:回忆当初我在朝为官的时候还没有六十年。我曾直言进谏,虽然官位不高但家境贫困。 岂容七十不纳禄,却为斗升犹牧人:难道到了七十岁就不能接受俸禄了吗?但我仍然像牧羊人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年齿幸吾今已及,官曹从此不应亲:我今年已经过了七十岁
【注释】: 生朝,指生日。素业,指清白的志向,这里指读书做官的本领。林下,指退隐之地。期颐,指长寿。 【译文】: 老妻为你庆生了! 七十岁是古来罕见的高龄,我有幸你今天能见到她。 教子有方使他继承了你的志向,培养孙儿也守住了你的清规。 禀性坎坷却如今得享安康,积善成德始终不改初衷。 白发老人喜为隐居山林的人作伴,愿从今日开始享受天年。 赏析: 这是一首祝贺人生日的诗,全诗以寿为主题
【诗句解释】 1. 余既和乐天诗而喜于年及之心犹不能自已又复再和八首:我既然和乐天诗而高兴,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内心的喜悦还不能满足。然后又写了八首诗与乐天相和。 2. 坐阅流年已七旬:坐着看着流逝的年华已经七十岁了。 3. 从前忧道不忧贫:以前我只担心做官的道路不好走,而不担忧贫穷。 4. 肯教世指为痴汉,只愿乡称作善人:怎么可以让世人指责我是个糊涂的人,只希望家乡的人们称我为善良的人。 5.
【注释】孟世功:名不详。见《明初群雄事略》。西去:指诗人的船往西边行去。白蘋(pín):一种水草,白色。霜雕红叶:指秋色。 【译文】扁舟向西驶去气凌云,坐着观看鱼龙跃在浪纹中。风起白萍初日落日晚,霜雕红叶欲秋天将分。忘机鸥鹭情相狎,入笔江山句不群。正恐功名来追逐,烟波深处未留君。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与好友孟世功在秋日吴江相会时所作,抒发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名利的鄙弃
【注释】 ①余年七十:我年已七十。余:我。②辄和乐天(白居易)诗以自广:即指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之句,此处用其意。③田园:指隐居之地。④传儒业:传授儒家学业。⑤世俗还称作贵人:在世俗中被称颂为贵人。⑥门外湖山浑可乐:指门外的山水景色很美好。⑦沙头鸥鹭更相亲:沙洲上鸥鹭与诗人更加亲近。⑧干吾虑:干扰我的思绪。⑨君王乞此身:向君王请求解除自己的使命。⑩乞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