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镗
【注释】 杨提刑:即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江西吉州人。他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与陆游、辛弃疾同称“中兴三大诗人”。次韵:用词人的原韵写一首诗。底事:为什么。三峨九顶:指峨眉山的九座山峰。峨眉山在四川峨眉县西南,为五岳之一。揽辔:手握马缰,比喻掌握政权或主持政务。施经济手:施行政治和经济措施。凝旒:帝王临朝听政时,把旌旗插在车前以表示休息,称为“凝旒”。褒嘉语:赞许的话。只今:现在。人物:人才
【译文】 在外省选拔才子,诏书刚下,诏书上还带着泥。 大概会料到出人头地的锦绣文章,争奇斗艳、金光闪闪; 三级浪高鱼已化,九霄路上鹏方歇。 有宗工在此处独持衡重,将专席待贤能之士。 岁月晚,霜风急,我作为行人,为行客感到悲伤。 想起当年陪班时,今天却要亲辞色别宴。 握手方成同社款,消魂又作歧亭别。 也不须因赋大刀头,归心折。 【注释】 外省:外官省,指地方官。 芝泥犹湿:比喻皇帝诏书。 应料得
这首诗是宋朝赵汝砺的《水龙吟·次邛州赵守韵》。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推移随牒红尘里,试问几时肩息。 “推移”和“随牒”都是指官场上忙碌奔波,而“红尘”则形容人世间的喧嚣与纷扰。诗人在官场上忙碌了很长时间,不禁想问自己何时才能放下这繁重的工作,得到片刻的休息。 家乡何在,烟迷波渺,云横山屹。 这里的“家乡”指的是自己的故乡,而“烟迷波渺,云横山屹”则是形容故乡在遥远的天边
【注释】 ①蟆颐:蟆颐山,在今四川眉山东北。②鸣鼍:指水鸟。③儒馆:指学宫。④侯藩:指地方官署。⑤九重:指帝王。⑥甘泉:即长安,唐时皇宫所在。⑦北阙:指朝廷。⑧西州:指成都。⑨沙河:指岷江。⑩尘胸俗臆:指尘世之心。⑪松坡:指诸葛亮。⑫音问:指书信。⑬鳞翼:指鱼雁传书。⑭报国无功:指未能报效国家。⑮归田有兴:指退居田园有兴致。⑯寤寐:谓日夜之间,指朝夕思虑。⑰音问:指书信。⑱信鳞翼
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 千岩万壑奇秀,禽鸟寂无声。 好是群贤四集,同访宝仙九室,中有玉京城。 眼底尘嚣远,胸次利名轻。 云山旁,烟水畔,肯渝盟。 传呼休要喝道,方外恐猜惊。 雅羡林泉胜概,倘遂田园归计,志愿足平生。 此意只自解,聊复为君倾。 译文:雪岭之巅,一片空明;霜打的柏树,傲然挺立,显得更加苍翠。千岩万壑中,自然景色奇异秀丽,鸟儿们也静悄悄地不再鸣叫。这是一群贤士齐聚一堂的情景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背景。 首句“文章太守,问何事、犹带天庭黄色”,描绘了一位文才盖世的官员,他的文章如天庭的明月般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用“文章太守”来形容这位官员的才华横溢,而“问何事”则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次句“上界一时官府足,聊下神仙宫阙”,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地位之高,仿佛在天上的官府中已经有足够的人手了
【注释】 八千里:形容路程遥远。东西境:指东西两方,即东、西两地。十二时:指一日之中的十二个时辰。分日夜:指一日之中分为白天和黑夜。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远别的苦况和相思之愁。首句写远别,二句写思念。“八千里”写空间距离,“十二时分昼夜”写时间间隔。“隔东西”与“分日夜”,从时间和空间上写尽了相思之苦;同时,也暗示了对方在思念自己。“泉”字用得十分形象,泉水日夜流淌不息
【注释】 跨鹤仙姿,掣鲸老手:指仙人骑鹤、老龙出海。 眼赤腰黄:形容人目光炯炯、腰肢瘦弱的样子。 峡水:指长江三峡的水流。才刃干将:指才能像干将剑一样锋利。 载路:路上流传。秀句盈囊:意思是说好的诗句装满了口袋。牛头山畔:在成都西郊,山上有牛头寺。烦公敛惠:请求您慷慨施惠。许我分光:请允许我分沾您的恩惠。 锦里:今为成都市中心的商业区,是古代有名的繁华之地。 登高怀古
水龙吟·次利漕范右司韵 四年留蜀惭无补,好是求归得去。风帆百尺,烟波万里,宁辞掀舞。楚尾吴头,我家何在,西山南浦。想珠帘画栋,倚阑凝望,依然卷云飞雨。 最好九霞光处。见当时、结知明主。冰霜节操,斗星词采,羽仪朝路。邂逅开怀,等闲分手,满斟绿醑。道日边好语,相将飞下,有人知否。 注释: - 四年留蜀惭无补:在四川停留了四年,但觉得自己没有什么贡献或帮助。 - 好是求归得去:最好是能够回去。 -
念奴娇 次宇文总领游北湖韵,并引郎闱夙望,问何因袖手,双流溪畔。 忆昔班行曾接武,今喜一尊同泛。 骥枥难淹,鹏程方远,大器成须晚。 等闲访我,又惊云雨分散。 最是游子悲乡,小人怀土,梦绕江南岸。 楚尾吴头家住处,满目山川遐观。 归兴虽浓,俞音尚閟,此地非贪恋。 东西惟命,去留迟速休管。 注释: - 念奴娇:一种词牌名,这里用作题目,即词的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