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太守,问何事、犹带天庭黄色。
上界一时官府足,聊下神仙宫阙。
剖竹新游,握兰旧梦,此意谁人识。
千军笔阵,争先曾夺矛槊。
好是万里相逢,一尊同醉,倾吐平边策。
聚散人生浑惯见,莫为分襟呜咽。
借箸机筹,着鞭功业,只合从君说。
明朝回首,天涯何处风月。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咏物诗。全诗共八句,每一句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背景。
首句“文章太守,问何事、犹带天庭黄色”,描绘了一位文才盖世的官员,他的文章如天庭的明月般璀璨夺目,令人叹为观止。这里用“文章太守”来形容这位官员的才华横溢,而“问何事”则表达了对他才华的赞叹和敬佩之情。
次句“上界一时官府足,聊下神仙宫阙”,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位官员的地位之高,仿佛在天上的官府中已经有足够的人手了,但他还是选择了来到人间,与百姓同甘共苦。这里的“上界”、“官府”、“神仙宫阙”等词汇都带有神秘色彩,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形象。
第三句“剖竹新游,握兰旧梦,此意谁人识”,则进一步揭示了这位官员的性格特点——善于创新,勇于尝试。他刚刚来到人间,就投身于新的事业之中,展现出了不凡的魄力和勇气。这里的“剖竹新游”、“握兰旧梦”分别代表了他的新事业和旧梦想,而“此意谁人识”则表达了他对这种创新精神的认同和赞赏。
第四句“千军笔阵,争先曾夺矛槊”,则描述了这位官员在战场上的表现——英勇善战,指挥千军万马,如同一支笔尖上的千军阵,让人叹为观止。这里的“千军”和“矛槊”都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兵器,而“争先曾夺矛槊”则表明了他的勇猛和果断。
第五句“好是万里相逢,一尊同醉,倾吐平边策”,则是对这位官员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进行了描绘。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因为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而走到一起,共享欢乐时光,畅谈着治国安邦的良策。这里的“好是”、“倾吐”都表达了他们的愉悦心情和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
第六句“聚散人生浑惯见,莫为分襟呜咽”,则是对人生的感慨。人生聚散无常,离别时难免伤感,但我们应该坦然面对,不要因为分别而流泪。这里的“聚散人生浑惯见”和“莫为分襟呜咽”都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理解,鼓励人们要勇敢面对生活的起伏变化。
最后一句“借箸机筹,着鞭功业,只合从君说”,则是对这位官员未来事业的展望。他将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这里的“借箸机筹”、“着鞭功业”都是比喻,表示他将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位文才盖世的官员的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他的才华、勇气、智慧和人生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