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翎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进行分析。“记得琴清妆阁畔”意思是:还记得我琴声清雅,妆楼傍窗,小小红阑角萦绕。“关心梦不到天涯”意思是:可如今梦中也难找到你啊。“暗拈红豆子,何处寄瑶华”意思是:偷偷地摘了一颗红豆,不知道该向哪里寄去你的书信。“瘦到柳丝烟影碧,呼鬟启了窗纱”意思是:消瘦得只剩下那如烟雾一般的青翠的影子,她推开窗
【注释】 南浦:指送别之地。郎赋,郎官之辞赋。鹧鸪,即鹧鸪鸟。省识,犹言“识得”。离情苦,离别时痛苦的心情。春草碧于烟,春天的绿草比烟雾还要绿。蓉湖,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西泠路,在今浙江省杭州西泠桥一带,为钱塘江边的古道。潇潇,形容风雨声。枫江,在今浙江省萧山市西南。第一桥,即枫桥,是苏州著名的古迹。 【赏析】 《菩萨蛮·送蕳塘大弟游浙》是南宋诗人辛弃疾所写的一首词。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叙事送别
【注释】雏鬟:年轻女子。小亭:小亭子。绣幡:刺绣的旗幡。湘帙:《楚辞·招魂》中有“湘君”之语,这里借指书信。厌:倦怠。 【赏析】这是一首写怀人词。上阕写闺中人盼情郎归,下阕写闺中人独处无聊之苦。全词语言清丽,情感真挚
【注释】 湘花:指湘江边的花朵。淡损:颜色稍暗。红脂面:女子的脸颊像红脂一样娇嫩而美丽。兽环:兽形的栏杆,双掩:双扇门关闭着。蘼芜槛:蘼芜是一种香草,这里代指花栏。笺:纸。小:指字写得很小。秋山:秋天的山峰。星娥:指天上的织女。翠袖:绿色的袖子。闲:形容悠闲自在的样子。 纤云:细云。凝夜紫:指夜晚天空紫色的云雾凝聚起来。烟落迷廊处:雾霭弥漫到了廊下的地方。桐阁:梧桐木制的楼阁。冷抛书:指楼上无人
菩萨蛮 寒烟依约残芜碧。夜凉小梦忙秋蝶。帘影漾疏星。纤云淡月痕。 罢歌裁佩玉。远信湘潮绿。花晓曳冰魂。雨丝飘曲门。 注释: 寒烟依约残芜碧。夜凉小梦忙秋蝶。:寒烟、残芜,都是描写秋天的景物,而“依约”二字,则把这两种景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人感觉到秋意盎然,仿佛可以感受到那袅袅的炊烟和凋落的草木在秋风中摇曳。夜深人静的时候,人们常常会做一个关于秋天的梦,梦中飞舞的蝴蝶
夜合花护花 宝帷围香,雕阑贮玉,梨花双锁娇云。嫩寒初褪,妆成钿阁笼晴。裁鸳绮,绣星辰。倩护他、香雪缤纷。莫教那、残烟疏雨,狼藉散芳尘。韶华最易飘零。 译文: 在华丽的帷幔中环绕着香气,精美的栏杆内藏着美玉,如梨花般双锁的娇云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嫩寒刚褪去,妆容如同镶嵌的金箔般的精致,将晴朗的天空也装点得宛如画卷。裁制鸳鸯花纹的绮缎,绣出璀璨星辰般的装饰,希望它们能够守护那些美丽的花朵不受风霜侵袭
【赏析】 此词为咏梅。上片写梅之飘泊,下片写梅之幽独。全词以寒夜酒醒的孤寂感伤为主调,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寒风飘落林梢月,归来鹤声凄苦。”起笔写寒夜月下梅枝飘落的凄凉景象。“寒风飘落”是写景,“鹤声凄苦”是抒情。词人以“凄苦”二字概括了整个画面,使读者产生一种凄凉、哀婉的艺术效果。 “短阁薶香,破篱碎玉,不是牵萝眉妩。”这几句描写梅树的枝叶。这里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
《菩萨蛮·怀蕳塘》是宋代诗人吴文英创作的一首词。 桐阴淡映清于画。湘花瘦傍秋千架。秋月冷蘼芜。绿窗闻鹧鸪。 停歌抛玉局。梦破西陵曲。昨夜雨如丝。离情忆柳枝。 注释: - 桐阴淡映清于画: 梧桐的树荫轻轻映照出一幅清新的画面。 - 湘花瘦傍秋千架: 湘江边上的风景被描绘得如此纤细,仿佛在秋千架上。 - 秋月冷蘼芜: 秋天的月光洒在蘼芜上,显得格外清凉。 - 绿窗闻鹧鸪:
这首诗的原文是: 绿发蟠云,看犀帘乍卷,约鬓芳馨。琼钗两行低卸,双亸蜻蜓。兰烟蕙露,染湘发、金粉星星。回头重、盘龙明镜鸾,顾影梳掠蝉翎。 自向绿瑛瓶底,怅芳华欲坠,花瘦于人。赚伊鹅黄小蝶,绕住闲身。香凝宝钿,冷红薶、莫依瑶屏。春如梦、韶华小琯,满衣风露吹醒。 逐句释义如下: 1. 绿发蟠云:形容女子的头发如绿色的云彩般美丽,盘旋在头顶。 2. 看犀帘乍卷,约鬓芳馨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赏析。题干中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首先指出“台城路惜花”是一首词,然后指出其作者,即李清照。接着对全词的意境进行解说,最后结合词人的情感及艺术手法作简要分析。 “石阑红黦胭脂泪”,这一句写词人站在石栏杆前,看到残存的落花,联想到自己年华的消逝。“一抹凉云,三分冷雨”,这两句写天气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