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 ①“冰纱贴体凉如水”,以“冰纱”为喻,写出了词人肌肤的清凉。“贴体”表明肌肤紧肤,透亮;“凉如水”则形容肌肤的冰凉,也暗示肌肤之白,肤色之好。 ②“一庭竹影风敲碎”一句写环境。“一庭”是说庭院中竹叶很多,风吹过来,竹叶摇落,如同被敲打碎了一般。 ③“烟漾月横秋”一句写景,以“漾”来形容烟雾飘荡,以“横”来描写月亮,用“秋”字点出时令。
【译文】 夜晚沉沉的,倍觉凄清。敲落残花,秋晕落银灯。偏是琐窗迟月上,映深竹,两三星、逗冷萤。 暗风入帘人又惊。倚绮屏,触绮琴。响也响也,响不住、一片凄音。呜咽铜虬,独自数残更。太觉迷离幽梦短,今夜里,背梧桐、断倩魂。 【注释】 ①江城:古地名,今河南江陵(今湖北江陵县)。②兽镮鱼钥:指古代宫门的双环和钥匙,用以为锁住。③重门:重重的门。④夜冥冥:夜色昏暗的样子。⑤敲:击打。⑥秋晕:秋天的晕光
【注释】画堂春:原指唐代教坊曲,后用以指词牌名。春晓:春天的早晨。缥绿屏山:指翠绿色的屏风。娃鬟:女子。宝枕:精美的枕头。愁:忧愁、烦恼。伤春:因春天而悲伤。人怯:人感到寒冷。任他:不管他。 【赏析】这首小令,写的是一位闺中少妇对春风的怨恨之情。她埋怨春风无情,将满园丁香都开了,却把自家心爱的男子吹落了门墙外头。这怨情写得十分细腻婉曲,不露锋芒。 “画堂春晓。”起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旨
【注释】素艳:指花的颜色艳丽。酣春:盛开的花朵,春天最艳丽的景致。宝阑:装饰华丽的栏杆。低亚:下垂的样子。琼钿:精美的玉器。朦胧:模糊不清。凉魄:清冷的月色。纤影:纤细的影子。一枕海棠浓睡:一觉醒来,沉浸在花香中睡得很香。幽梦妥、蘸雨涵烟:幽静而安逸地睡着,被雨水浸润着,好像被云雾包围一样。谁相伴:谁陪伴我呢?有绿毛幺凤,曾对春眠:绿毛幺凤就是孔雀,它曾经在春天的时候陪伴你睡觉。虾须帘角畔
迈陂塘送蕳塘弟之都 促行装、征衫憔悴,醴陵赋就幽恨。牵衣诉到艰辛话,剪落小窗灯烬。朝雨冷、况赵北燕南,不是阳关近。离怀谁省。只古堠吟蝉,津亭烟树,人远暮愁迥。飘零苦。 □叹团圞情景。分携况味初省。裁笺擘锦谁曾见,姊弟共联吟咏。行计定、恐淼淼波空,望断春帆影。归期预订。待蟹簖霜肥,鱼庄枫晚,作速理归艇。 注释: 【赏析】 此诗为送别之作。开头写饯别时的情景:“促装”二句
诗句释义 1 梧桐碧:描述的是梧桐树叶的颜色是绿色的,而“碧”字用来形容其颜色鲜艳如宝石般。 2. 满院秋声萧瑟:描述了整个院子中弥漫着秋天的凄凉氛围和声音。 3. 斜掩银屏灯暗泣:形容灯光昏暗时,好像在流泪一样,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室内的氛围。 4. 小炉香欲爇:小炉中的香料快要燃烧完,意味着房间内温暖的感觉逐渐消散。 5. 窗外芭蕉露滴:描述窗外芭蕉叶上露水滴落的声音,增加了一丝静谧感。 6.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晏几道的作品。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晏殊的第七子,著名词人。他的词风格清婉、哀愁,擅长抒发个人情感,尤其善于表达爱情和离别之情。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寂寞青芜帘不卷,春来多病恹恹。画廊泼翠漾茶烟。断肠芳草路,分手落花天。 - “寂寞青芜帘不卷”: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色,窗帘不卷起,透露出一种静谧而忧郁的氛围。 - “春来多病恹恹”:春天来了,作者感到身体不适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考生对这首词进行逐句解释并赏析,考生在解答时要注意理解词中意象的特点和所要表达的感情。然后分析该词的意象特点、表现手法以及情感态度。本词是一首咏物之作,上阕写水仙花的美态,下阕抒发诗人自己的情感。“沙明秋浦”三句,写水仙花开于水中,犹如月下清辉,波心轻坠;“罗袜凌波”三句,写水仙花的风姿绰约
注释: 江南好,女伴斗芳丛。 这是赞美江南的美景,江南的美丽在于女子如花似玉,她们在春天里争奇斗艳。 缓束湘裙春水软,薄梳蝉鬓绿云松。 这里的“湘裙”指的是女子的裙子,“春水软”形容春水温柔地包裹着女子的双腿。而“薄梳蝉鬓绿云松”,则是形容女子的发型和发丝,像绿色的云朵一样轻盈飘逸。 低压亚枝红。 这是形容女子的身姿,她轻轻地靠在树上,仿佛是花朵低垂的枝叶被压得更加鲜艳。 译文: 江南好
这首诗是《望江南》中的第四首。全诗如下: 蓉湖畔,楼阁是谁家。翠箔低窥银蒜露,红阑曲护绿窗斜。 一树刺桐花。 译文: 蓉湖边上,那是谁家的楼阁?翠绿色的帷幕低垂,仿佛在窥视着银色的露珠;红色的栏杆曲折,守护着绿色的窗户。 那里有一棵刺桐花。 注释: 1. 蓉湖:即西湖,是杭州的著名景点。 2. 翠箔:绿色丝布,用来覆盖门窗。 3. 银蒜露:指早晨的露水,像银色的大蒜。 4. 红阑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