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堂春晓。缥绿屏山绕。窗外娃鬟声报早。一夜丁香开了。
压云宝枕凝愁。伤春人怯登楼。零乱东风飞絮,任他扑上帘钩。

【注释】画堂春:原指唐代教坊曲,后用以指词牌名。春晓:春天的早晨。缥绿屏山:指翠绿色的屏风。娃鬟:女子。宝枕:精美的枕头。愁:忧愁、烦恼。伤春:因春天而悲伤。人怯:人感到寒冷。任他:不管他。

【赏析】这首小令,写的是一位闺中少妇对春风的怨恨之情。她埋怨春风无情,将满园丁香都开了,却把自家心爱的男子吹落了门墙外头。这怨情写得十分细腻婉曲,不露锋芒。

“画堂春晓。”起句开门见山,点出题旨。“春晓”二字,既写出了时间(早春),也点出了人物的活动地点(在室内)。“窗外娃鬟声报早”,这一句写主人公听到屋外报晓的童仆声音。“娃”是古时妇女的自称。

“一夜丁香开了。”这句写主人公听到外面有花开放的声音,就起床去看。“丁香开了”,自然要想到昨夜下过雨。“一夜丁香开了”与前两句呼应,表明了时间的推移和人物活动的频繁。这两句写景,又带出了人物的活动。

“压云宝枕凝愁。”这是主人公上床之后的情景。“宝枕”就是绣花的枕头。“凝愁”就是愁得难眠。这两句写主人公上床以后的心情。“愁”字说明其心情之不乐,“凝”字说明这种愁闷之深长,可见其感情之沉重。

“伤春人怯登楼。”这一句承上启下,过渡到下片,是此词的主旨。上片写“开”,此片写“谢”。主人公因为伤春而不愿出门,怕看到那凋残的丁香花。“人怯”是说怕冷的意思,也可以理解为怕见到丈夫的归来,因为丁香花正是春天的象征,而丈夫却是春天里最易使人伤心的人。

“零乱东风飞絮,任他扑上帘钩。”这两句写主人公怕看丁香花,就关上门,不让风吹进室内。然而,风还是从窗缝中吹来,丁香花的花瓣随风飘落,落到了窗帘上。这两句用“零乱”“扑上”等动词,生动地描绘出了丁香花被风吹落的景象,同时也表现了主人公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