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印
总持院 早上天放晴后和大家一起登上了古息台,雨神先为人们洗去尘垢。 战罢之后仙踪消失在远方,清磬音传来佛寺开门的声音。 门外老松迎接客人进门,竹边高阁放山来。 不一会儿风景已揽尽,寄语三官不用猜。 注释: 总持院:指佛教总持宗的寺院。总持宗,又称总持派。唐代时,此宗盛行于长安等地,其徒称“举体归诚”。 晓霁: 早晨晴朗。 同登古息台: 一起登上古息台。 雨师: 指掌管雨水之神。 洒尘埃:
以下是对《留云安驿诗》的逐句翻译,其中包含注释和赏析: 1. 孤馆幽幽一境清: - 孤馆幽幽:形容驿站环境清幽,独自一人居住。 - 一境清:形容整个环境都显得非常宁静、清新。 2. 昼长无事亦无营: - 昼长无事:白天时间很长,没有什么事情需要操心或忙碌。 - 亦无营: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去追求或谋划。 3. 睡频推枕仍重起: - 睡频推枕:多次尝试入睡,但每次都被惊醒。 - 仍重起
【注释】 陪:陪伴。元允:唐代诗人王维字子真,号摩诘,人称王摩诘。天宁寺:在今陕西长安县东南。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陪同友人元允游天宁寺时作。 首联“寂寂禅林绕篆香,长廊古殿总虚凉。”写寺院的幽静,环境清雅,空气清新。 颔联“楩(bēn)楠蔽日空交影,乌鹊驯(xùn)除不乱行。”写院中树木茂盛,鸟雀自由自在地活动着。 颈联“灭想自成清净界,争机端作是非场。”是诗人对佛教的理解和领悟
【注释】 小刹迟留:指在佛寺停留。 一苇:一根芦苇,比喻小舟。 柏偃樛枝:柏树弯曲的枝条,比喻岁月流逝。 风埃:风尘、尘土。 故园:故乡。松竹:松树和竹子,象征高洁的品格。云烟:云雾,象征世事变幻不定。 行止:行动与停止。天定:上天安排。坎乘流只信缘:遇到困难时,相信有好的缘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合州菩提院所作,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首联描绘了作者在佛寺停留的情景
【解析】 题干是“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从诗歌结构层次、内容主题、艺术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第一问为“逐句释义”,第二问为“赏析”;第三问为“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答案】 译文: 盛夏时节不知暑气已行
诗句翻译与赏析: 1. 连日追游笑语同,一樽能遣百愁空。 - 注释:连续几日的游玩,笑声和话语都相同。用一杯酒就能消散掉所有的忧愁。 -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在欢声笑语中忘却烦恼的愉悦心情。"一樽"一词体现了诗人通过饮酒来缓解心中忧愁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暗示了酒能够暂时忘记生活的困苦。 2. 唐贤阁上秋风冷,巴子台边夕照红。 - 注释:在唐朝贤人阁楼上感受到秋风的寒冷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龙渊桥亭新成:描述一座新建的桥亭在龙渊边。 2. 溪浅桥横趣自幽:溪水浅且桥横跨,显得幽静有趣。 3. 坐来风色晚飕飕:坐在桥亭中,感受到傍晚时风的呼啸声。 4. 寒泉有韵石间出:寒泉中有韵律从石头缝隙中流出。 5. 远水多情竹外流:远处流水仿佛有情感,在竹林之外流淌。 6. 地僻蛟龙时隐见:地势偏僻,蛟龙偶尔出现。 7. 天晴鸂鶒乱沉浮:晴天时鸂鶒在水中自由翻腾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要分析诗中各句的内容和特点,最后还要进行赏析。注意不要只答出关键词而忽略了全诗的内容及特点。本题的关键字有:豁、巑、沙鸥、抗尘等。 【答案】 (1)释义:宽阔的大地展现在眼前,天与山连成一片,两山相对排列。 译文
第一首 万象森罗眼底明,倚天高处喜重经。 逶迤江练秋逾白,峛崺山屏晚更青。 望尽平原烟冉冉,愁深古塞雨冥冥。 踌躇欲看千灯后,手拨浮云正极星。 注释:眼底万象森罗,眼前景色明亮如画;高耸入云的汉州塔矗立在高处,我在这里重游旧地,心情格外喜悦。曲折蜿蜒的江流如同白色的绢带,傍晚时分远山如屏障般青翠欲滴。我站在平原上,目光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烟雾缭绕的景象;在深深的愁绪中,我凝视着远方连绵不断的山峰
相随步屧转穹隆,万室鳞鳞指顾中。 自笑情怀非旷士,谁知筋力已衰翁。 吟馀尚惜西山日,立久翻忧北户风。 从此不须攀绝顶,云深无处认鳌宫。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汉州塔后的景象和感受。诗中通过丰富的视觉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抒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自己年岁增长、体力衰退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在登高望远中所展现出的豁达胸怀和超然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