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正
【注释】 百字令:词牌名。 自题诗卷:指自己写的诗集。 头颅如许:年纪还轻,头发还没有白。 青丝:黑色的头发。 居然:竟然。 霜意:像霜一样的冷意。 看镜何劳勋业问:照镜子的时候,何必还要问自己的功劳和业绩如何? 妄想:痴想。 小技:小技艺。雕虫:刻在竹简上的细小的文字。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吐凤:吐出像凤凰一样雄壮有力的文字。奇文:奇异的文章。 自玩还堪喜:自己欣赏还感到高兴。 闲情:空闲的心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和语言特点的理解。 第一首: “絮影摇晴,苔文坼冻”,写春景,表现了初春的寒冷,也写出了词人所居住环境的清幽。“小莺溜过两三啼”,写小莺在柳树上啼叫,表现了春天的生机。“碧桃花下一相逢”,写与爱人相遇的情景。“春泥湿透鞋头凤”,写自己与爱人相恋的情景,突出了自己对爱人的思念。“细雨朝朝,新愁种种”,写词人思念爱人时的心情。“纤腰不耐罗衫重”,写自己担心爱人生病的情景
【注释】 百字令·春雨托兴 冻花才破,又霏霏草背,千丝参直。做了春阴曾未足,竟被余寒罗织。水眼回青,山颜翠转,望里都无极。风低烟重,料难一霎收息。 似向绮陌芳塍,团团密密,刺出伤心色。薄霁霤声还断续,寒翳怎能消得。不是牵愁,都应洗恨,日夜劳人侧。半胧枝影,故园几处香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雨的词,作者以春雨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以及在春雨中的孤独感。 上片写春雨的美景
踏莎行 · 二首 草缀红心,枝垂翠影。几番寄到春归信。荼蘼一院尚开迟,夕阳已在花阑顶。 乳燕心猜,流莺舌佞。沐兰芳约浑难定。阿谁卷上水精帘,风尖不管佳人病。 注释: 【踏莎行】词牌名。又名“忆萝”、“采桑子”。此词为《踏莎行》组词中的第二首。 【缀】:缀结。 【红心】:红色的东西。此处形容花朵。 【翠影】:绿色的树影。 【荼蘼】:一种花卉,夏季开花,花期很长,有红、白、紫、粉等颜色
注释: 徙倚楼兰春眼困。苦楝花开,㒸断番番信。(春天来临了眼睛却困倦,苦楝花盛开时,消息断绝) 柳外余霞红不尽。伤心又是斜阳近。(夕阳西下,余晖洒在远方的柳树边) 絮影飘摇生夕晕。惨绿尊前,乱入愁人鬓。(落花飘荡,仿佛在夜色中飞舞,让人心烦意乱) 别意弥天难问讯。浮花浪蝶飞无准。(离别之情难以表达)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写离情的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春光明媚、落花如雪的画面
【注释】 好事近:词牌名。 二首:指此词的上阕和下阕。 灯语:以灯为使者传递的言语。 玉钗:古代妇女头上插饰品,这里借指代妻子。 不问:不考虑,不去打听。 那人归未:那人什么时候回来?“那人”指作者的妻子。 归人迟速:回家的人是否能够及时归来。“归人”指作者的妻子。 数来:算时间,计算时间。误佳期:耽误了好时光。 慵整兰汤沐:懒得去洗头发沐浴。兰汤沐:用香草汁洗浴。 肌香销散
双双燕·望海 茫茫海水,问昔日夷亶,而今何处。扶桑濯足,此志潜惹无据。徐市求仙径去。顿化作、弥天蜃雨。凭风寄语蓬莱,还我三千男女。几度。 潮声听取。似汨汨飞扬,东华尘土。越王台圮,剩有零星渔户。谁作中流砥柱。任一碧、惊涛飞舞。至今指点犹疑,烟岛夕阳无数。 注释: ①双双燕:双头燕的别称。 ②茫茫海水:辽阔的大海。 ③夷亶:即夷门,古地名。 ④扶桑濯足:传说中的神木名,传说日出之处。
破画工夫,匀不尽眉间黛。放着愁痕如许,怕傍人疑怪。 今宵细雨昨宵风,作凄凉态。便是团圞双影,也无言相对。 【注释】 破画工夫:指画眉的工夫。 愁痕:指因忧愁而留下的皱纹。 团圞:古代妇女的一种饰物。 赏析: 本词写一位女子在雨中独处时的孤寂与惆怅。上片“破了画工夫,匀不尽眉间黛”是说女子用尽心思修饰自己的妆容,却无法遮住眉间的愁恨。下片“便着团圞双影,也无言相对”,则进一步描绘了她内心的孤独寂寞
萧夜清无寐。把心头、故人佳句,重新温起。唾咳自天难收拾,断玉零珠犹记。问当日、风流谁比。雨雪江关原共惜,云弟兄、词赋吾惭矣。甘俯首,深深地。 一时裙屐称才子。最伤心、晨星牢落,数来无几。风雅犹存溪南北,似我虚名而已。但后顾、茫茫谁继。乱世文章天下贱,更何人、搜索穷肝肺。九泉下,应垂泪。 赏析: 这首《金缕曲》是一首怀念亡友的词作。上片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深思念之情
徙倚楼兰春眼困。苦楝花开,㒸断番番信。柳外余霞红不尽。伤心又是斜阳近。 絮影飘摇生夕晕。惨绿尊前,乱入愁人鬓。别意弥天难问讯。浮花浪蝶飞无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