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望
龙华山寺寓居十首 王之望笔下山水间,寄怀诗情画意长 1. 杜宇来何处,天涯又复鸣 - 杜宇啼声传四海, 天涯何处是归途 - 空山更激猿鸟欢, 寒夜独闻风叶响 - 春风第一声中, 故乡思绪涌如波 2. 故国三千里,春风第一声 - 千里江山入画图, 春风送暖入心田 - 年年羁旅地, 愁绝处是故园情 - 半世走风尘, 唯有春风解我忧 3. 林红纷过雨, 岭翠郁堆春 - 林中雨后花红艳, 翠峰叠翠映春光
【注释】1、尧佐:名舜卿,北宋人。2、许予授代:指诗人应朝廷之召,任地方官职。3、谷城:地名。4、衰鬓禁愁得:形容自己头发已白,但依然无法摆脱忧愁。5、狂怀可奈何:意指自己内心充满愤怒和不满情绪。6、南枝春意动:形容春天的到来使得花朵更加娇艳动人。7、夕阳多:形容夕阳西下时景色美丽。8、三径荒凉外:形容自己的居所已经变得破败不堪。9、高轩讵肯过:形容别人不愿意来拜访自己。
豁然亭 何处开轩槛,凌虚香霭间。 胸中吞百粤,眼界抵三山。 晓日宾沧海,秋潮俯碧湾。 登临一舒啸,宇宙顿宽闲。 注释: 1. 何处开轩槛:何处有一扇打开的窗户或栏杆?轩,指楼阁上的阳台;槛,指门槛。 2. 凌虚香霭间:凌空飘渺,香气缭绕之中。凌虚,形容天空高远、虚无缥缈;香霭,指空气中弥漫着的香气。 3. 胸中吞百粤:胸中蕴藏着广袤的华南地区。粤,指广东一带;百粤,泛指南方各地。 4.
注释: 一月如同三个年头,怀念君朋还不足。 情亲频繁地进入梦乡,句好欲生秋天。 真有山阴兴,聊寻河表游。 翻愁江上别,心事不堪忧。 赏析: 这首诗是写给远方的朋友的,表达自己深深的思念之情。 首句“一月如三岁”,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距离的遥远。诗人用“三岁”来形容时间之长,暗示着对朋友的思念之深。 第二句“怀君未足侔”,意思是说,仅仅因为这样的思念而感到痛苦是远远不够的。这里的“侔”是相等的意思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歌的思想情感、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时注意结合全诗加以理解。本题要求考生逐句翻译并作答,所以需要考生先通读全诗,明确全诗的基本内容,然后逐句进行翻译。 (1) “水乡经月雨”“潮海暮春天”,意思是
【注释】 1. 龙华山寺:寺院位于今安徽泾县西南,山上有龙华寺。 2. 十首:这里指十首诗。 3. 羊乳茎犹嫩:羊乳即羊奶,茎犹嫩意谓羊乳刚摘取时还很新鲜。 4. 猪牙叶未残:猪牙是猪的牙齿,叶未残意谓猪牙菜尚未完全凋落。 5. 呼童聊小摘:呼童意为召唤童仆,聊小摘意谓让童仆帮我摘点野味尝尝。 6. 为尔得加餐:为尔意为给你尝尝,得加餐意为可以增加些饭菜。 7. 仗马卑三品:仗马意谓坐骑之马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和理解。首先,根据注释“李子通家旧”可知,诗的开头是作者自谦地称道自己与李相之的交往深厚;接着,第二句“人门孰与侔”,诗人在感叹李相之的门庭之盛、气象之大的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与之相遇的荣幸之情;第三句“胸中足今古,皮里贮阳秋”,这两句是说,李丞相胸怀宽广,能容天下事,他的文章和见识足以贯穿古今,包容天地;第四句“尊酒怀清致”,这一句是写李相之待客之道
这首诗的译文是这样的: 在宴会上赠送给朱尉庆长。 你担任襄阳知府的日子,我正在首善之地游玩。 虽然我们素不相识,但你却对我一见如故,青眼相加。 你和我一同分享喜悦,相约以后常来幽静的三径小道。 溪山可以相伴度过余生,为我制作一件兔裘。 注释: 1. 坐中赠朱尉庆长:坐在宴会上,赠给朱尉庆长。 2. 君尉襄阳日:你担任襄阳知府的日子。 3. 吾方首善游:我正好在首善之地游玩。 4. 素交微半面
这首诗是送给祝得之的,通过送别来抒发对祝得之的祝福。以下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倦游淹海上:厌倦了海上的生活。这里的“倦”表示厌倦,“淹”表示长时间停留在某地。海上可能是诗人曾经生活或旅行的地方,也可能是祝得之所在的环境。 2. 得子意弥敦:得到一个儿子,非常珍贵。"得子"通常意味着有了新的希望和寄托,而"意弥敦"则表示这个儿子非常重要,如同珍贵的宝贝一般。 3. 文彩与春秀
【注释】 龙华山寺:位于浙江绍兴市,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在此隐居。 时节:时间。 清明过:清明节过后。 溪山:指山水景色。 晴霁:天气放晴,阳光明媚。 出游:外出游玩。 偕妇子:带着妻子儿女。 樵渔:砍柴捕鱼的人。 稼穑:耕种和收获。 遂:顺顺利利。 经纶:治理国家事务。 三径:指庭院中三条小路。 【译文】 春天的时节刚过清明节,溪边的山水刚刚晴朗。 我与妻儿一起出去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