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济
止酒谁言惨不欢,我看人醉亦陶然。 莫将醒醉作方圆。 独把空杯原有味,须知天籁本无弦。 泉明应识长公贤。 这首《浣溪沙 · 三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词作品,作于黄州时期。全诗共三首,每一首都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情感与哲思。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逐句解析: 1. 第一首:“止酒谁言惨不欢,我看人醉亦陶然。” - 注释:停止饮酒谁说是不快乐的,我看别人醉酒也是快乐自在。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
下面是对《浣溪沙·三首》的逐句翻译及赏析: 诗句翻译与注释 第一首 > 三载江城似梦过,今宵风月足婆娑。 - 注释: “三载”表示三年,这里指苏轼在黄州度过的三年;“江城”指黄州;“似梦过”形容时间过得很慢,好像一场梦幻;"今宵风月"意喻这夜的美好风光;“足婆娑”描述风和月光舞动的样子。 第二首 > 且将酒盏压金戈。 - 注释: “酒盏”指酒杯;“金戈”象征武力或战斗
喜迁莺,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牌名。此为一首词牌名。 《香港陷落数月》,“香港”即香港岛。19世纪末,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领土主权进行瓜分,香港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鹧鸪天 · 久闻黄冈十力熊君,今世奇士,任道精勇,无缘会合。昨承贻我近著语要,兼称道拙词,赋此奉谢 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注释: 鹧鸪天:词牌名,又名“南浦”“秋思”“思佳客”等。 久闻:长久以来听闻。 黄冈:地名,即现在的湖北省黄冈市。 十力:指苏轼的字子由。 熊君
【注释】 六首:本词组共六首,这里只选第一首。绮罗城郭几荒丘:指繁华的都城如今已荒凉破败。含情凝望海东头:指作者远眺大海,思念远方的亲人。晕色灯衣笼浅夜:灯影映照着衣服,在夜色中闪烁。贮声歌匣带边愁:歌声在匣中回荡,带着一丝丝的哀愁。人家犹是画中楼:家家户户的房屋就像画中一样美丽。 【赏析】 这是一首思人词,写闺阁思妇对远方的夫婿的深切怀念。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全篇融情入景、情景交融
诗句:同种藤阴已满窗,旧移筱绿渐遮墙,小楼今负十分凉。 译文: 同一种藤树的阴凉已经布满了窗户,旧时的竹篱笆逐渐被遮挡了墙壁,现在这座小楼背负着十分凉爽的气候。 注释: - 同种:指与自己生长环境相同的植物。 - 移:移动或迁移。 - 筱绿:一种灌木,常用于制作围栏等。 - 遮墙:遮挡了墙壁。 - 负:承担,承受。 - 十分凉:形容非常凉爽。这里的“十分”用来形容温度的极致
鹧鸪天 镜里朱颜别有春,莫教明月翳纤云。 蛾眉招嫉何缘画,犀角通灵自辟尘。 寻絮影,认萍根, 春泥春水总愁痕。 何如十二楼中住,放下珠帘了不闻。 赏析: 这首《鹧鸪天》是宋代文学家苏轼于元丰六年(1083年)在黄州时所作。词中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作者内心的闲适与超脱。词作以景入情,通过自然之美来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心境。
宿雨新晴水满湖,旧来楼外燕相呼。 寻思何事似当初? 月季添香供插髻,梧桐分绿佐雠书。 此时闲忆断肠无。 注释 1. 宿雨新晴水满湖:描述经过一夜的雨水和晴天后,湖面重新充满了水。 2. 旧来楼外燕相呼:指以前经常在楼外飞翔的燕子相互呼唤。 3. 寻思何事似当初:回想过去的事情,与现在相比似乎有所不同。 4. 月季添香供插髻:用月季花增添香气,用来插在发髻中。 5. 梧桐分绿佐雠书
注释: 客馆(旅店)迢迢(遥远的样子):梦中不归。 衰灯(残败的灯火,这里指夜深时点着的灯光):络纬(蟋蟀,一种昆虫)。作秋悲(秋天蟋蟀叫声凄切)。 咽空:雁鸣声在空旷中回荡。何方:什么地方。 侧眼(斜着眼睛看):敌骑(敌人骑兵),黄昏时分敌人骑着马巡逻过来。 禁声(不敢出声):冰雪(严寒的天气)。犯(冲击、侵犯)重围(敌人的包围圈)。 南云:南方的云彩。犹傍(仍然靠近)夜(夜晚)。飞:飞翔。
浣溪沙·六首 海样罗衫乍剪成,湖游争趁月新晴,相逢柳下宝车鸣。 沙鸟几回惊艳冶,汀花长是困喧腾,而今寂寂转伤情。 注释: ①海样罗衫:指罗织得象大海一样广阔、柔软的衣衫。 ②湖游:在西湖游览,泛指游玩。 ③月新晴:月亮刚刚露出新月,天色还十分明亮,天气也还很晴朗。 ④宝车鸣:指乘坐华贵车辆,车声响亮如钟。 ⑤惊艳: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使男子感到惊喜。 ⑥汀花:指岸边的花朵。 ⑦寂寂:寂寞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