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注释】 1、九日:即重阳节。 2、帘阁香温:指重阳佳节,闺中人登高赋诗,闺阁之内香气弥漫。 3、蓝田烟暖:指重阳时节,天高气爽,阳光和煦。 4、河鼓初临:指重阳节的早晨。 5、天孙将渡:指织女将要渡河。 6、鹊报人间匹:指重阳佳节,喜鹊飞来向人间报信。 7、凤台:指凤凰台上。 8、鸾胶重续:比喻夫妻恩爱,感情如胶似漆。 9、叔宝:指南朝陈后主陈叔宝。 10、门阑气色:意指家庭和睦,气象祥和。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先审清题目要求,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项进行分析。 本诗是一首怀人词,上片主要写秋景,下片则抒发了词人对友人的怀念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灯夕才过”,指元宵节过去不久,点明时间是元宵之后;“芳原九日”点名地点是郊外的郊野,说明是在重阳节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以写景为主”,然后浏览全诗,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最后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赏析即可。这首诗前四句主要写了中山的地理位置及历史,后四句主要描写了赵地的自然风光,以及战乱之后的荒凉景象。 【答案】 燕南都会,名城古说中山。带绕滹沱,屏开恒岳,连营剑倚青天。主父故宫闲。叹霸图灰劫,鹿走邯郸
永遇乐·九日 大雅犹存,云间驰誉,君才无匹。屈宋衙官,凌颜轹谢,早擅生花笔。何缘高卧,荒江寂寞,岁月闲中抛掷。忆当年、论文把臂,云树顿分南北。 茂陵病免,襄阳坐废,万事总堪浮白。鞭弭中原,卿当独秀,领袖词场客。旗亭贳酒,梨园潦倒,佳句双鬟偏识。秋风里、莼鲈三泖,有人抱膝。 【注释】 1. 大雅(yǎ):指《诗经》中的《大雅》,这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古代中国最早的文学总集。2. 驰誉:声誉迅速传播
【注释】 ①云开宫扇:指唐穆宗病危时,宦官李球、王守澄等人操纵朝政。②授钺专征:指唐敬宗时,郭子仪以朔方节度使兼都统,收复两京。③香生春殿:指唐文宗时,裴度以宰相领河中节度使兼侍中。④入媲萧曹:指唐文宗时,裴度以宰相领河东节度使,出则兼御史大夫,与萧俛、段文昌并称为“贤相”。⑤推毂玉阶亲遣:指唐文宗时,裴度为宰相,出则兼御史大夫,入则兼门下侍郎。⑥王翦、裴度:指唐文宗时
花心动 · 元夜 上谷风和,夜溶溶、香车六街阗咽。灯火朱楼弦管,清尊共赏,太平佳节。谁家少妇帘栊里,喧笑语、绮罗轻揭。客怀乱、敝裘独拥,小门残雪。 闲把年时细说。尽玉漏声沉,凤箫吹歇。桦烛春闺眉妩,纱窗兰麝,绣帏频爇。无端辜负鸳鸯梦,郎山畔、冷衾如铁。酒醒处、星桥淡烟斜月。 注释: 1. 上谷:古地名,在今北京西南。 2. 溶溶:形容水或雾气弥漫的样子。 3. 香车六街
喜迁莺·夏日遣兴 堂罗丝竹。正葭琯灰飞,春回寒谷。江左风流,东京部党,共识当年耆宿,执法风生台阁,借著禁中颇牧。烽火静,向南宫曳履,望高钧轴。 蒿目。忧国处,两鬓丝丝,欲救苍生哭。对客抽毫,张灯击钵,不数词场潘陆。历尽险巘身健,嘉日莫辞醽醁。趋朝罢,领凤城烟月,清宵顾曲。 注释: 喜迁莺·夏日遣兴 (1)堂罗丝竹 - 堂上陈列着各种丝竹乐器。罗,陈列、陈设的意思。丝竹,泛指弦乐器和管乐器。
【注释】 大圣乐:词牌名。春闺:指女子闺房。 奁镜(lián jìng):梳妆用的镜子。 流苏:古代一种装饰物,下垂的彩色羽毛。 双眉:指画好的眉毛。 香篆(shān suàn):烧香料熏衣的烟缕,袅袅升起。 梅萼(è huò):梅花的花蒂,因初开呈绿色,故称“梅萼”。此处借代梅花。 珍重芳年:珍惜这美好的时光。 柳色:指垂柳的颜色。 锦鞯(jiān):马络头,饰有彩绣的马鞍。 椒酒
永遇乐·九日 【注释】大火:星名,即心宿。古人以二十八宿配五行,火属火,故称“大火”。西流:向西流动,喻指太阳。双星:指两颗恒星。初会:初逢。填河:银河横亘于北方天空。黄河在此处指银河。佳节:节日,这里指重阳节。绛烛:红色的蜡烛,比喻秋光。湘帘:湘妃竹做的帘子。暮卷:傍晚收起。歌舞:宴会上的娱乐活动。宾朋:客人和朋友们。胶漆:黏合剂,比喻朋友关系。引满:斟满酒杯。领取:欣赏、品味。澹云:淡云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抒怀之作,作者通过描绘江南才子在中原的艰难岁月,抒发了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和对家乡的思念。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晓莺频啭。正吴下才人,子虚初荐。杜曲看花,新丰贳酒,领取暖风轻扇。旧按双鬟牙拍,新听九天弦管。犹堪忆,向中原夺帜,滞留梁苑。 晓莺(黄鹂)频频啼叫。正当吴下才子,子虚初次推荐。杜曲赏花,新丰沽酒,领取温暖的春风吹拂。过去曾按着双鬓梳理发髻,如今又听天上的弦乐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