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念奴娇·夏夜 金门倦客,恋庭闱、顿使梁园萧索。大雅榛芜君崛起,健笔韩欧复作。排阖纵横,飙回浪激,珠玉随风落。雄文读罢,瓣香今日重握。 惆怅暑雨红亭,才人萍散,挥袖饥臣朔。子舍承颜清昼永,细把千秋商略。申浦奇云,大江华月,高咏恣横槊。岩栖未稳,相知半在黄阁。 注释: 1. 金门倦客:意指作者厌倦了金门的官位生活。金门:古代宫殿前门名,此处代指京城。 2. 恋庭闱:留恋家乡或朝廷。 3.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西泠才子,倦游梁、又整江天飞楫。 - 西泠才子:指的是古代文人雅士中的一员。 - 倦游梁:表示厌倦了在梁上游玩的生活。 - 又整江天飞楫:再次整理好江上的船只准备航行。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的游历生活的怀念和对新生活准备的期待。 2. 记得张灯樽酒夜,名论纷如玉屑。 - 张灯樽酒夜:晚上点着灯,喝着酒,形容欢聚的场景。 - 名论纷如玉屑
火云初敛,小堂开、卷幔张灯凉夜。有客因沾升斗禄,俯首驱驰辕下。 注释:夏天的云彩刚刚散去,小厅堂敞开门来,展开帘子点亮了灯光,凉夜开始到来。有一位客人因为沾上了官家的俸禄,低头在车驾之下奔波忙碌。 纨扇新诗,乌丝丽句,憔悴偏能写。 注释:手中的纸扇上写着清新优美的诗句,黑色的丝织品上有着美丽动人的句子,即使容颜憔悴却仍然能写出美丽的诗句。 通家数字,谁怜当日王谢。 注释:与我有亲如家人关系的友人
【解析】 此词作于作者任荆湖北路安抚使时,是一首题壁词。上片写屋舍环境,突出主人清雅脱俗之品格;下片写主人与故人交往的情状,表现其淡泊明志、高洁傲岸的情怀。 “纸窗茅屋”二句:用陶潜《归园田居》诗句,写屋内陈设简陋,只有一纸窗、一茅屋。 “荒径全萦书带草”三句:写院内荒径纵横、满目皆是书带草,暗指主人读书勤奋。 “五马归来”三句:写主人归来后的生活。“高卧”,指安居。“袁安”,汉代名士,隐居不仕
【注释】 滹沱:古水名。南陌:指京城的南面道路。隋堤:即隋朝修建的长堤。渭树:即渭河之畔的树木。长廊:即长廊,是宫殿前的一种建筑,以木柱为支柱,上覆廊瓦,有前后两重。烟:雾气。 【译文】 当年在滹沱河南边,绿柳依依,堪折直干,夹道长条张翠幄。清影寒生六月天,汗滴征衫尘土飞,到此清凉别。今来驻马,浓阴一旦残缺。 听说旧日隋堤,春来到时,渭树空有蝉声咽。可惜长廊烟雾,转眼繁华销歇。莫问秋风,树犹如此
【注释】 海天:指大海和天空,泛指广阔的水域。归棹:归来的船桨。长干:地名,今江苏长干镇。紫气:祥瑞之气。骢马:骏马。桃叶渡: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无锡市南郊。执手:握手。唏嘘:感叹。今昔:过去和现在。诗酒人豪:喜欢吟诗作赋、饮酒作乐的人被称为"诗酒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江湖孤艇:在江湖中漂泊的小船。老去称狂客:年纪大了仍然自称狂客。七(qi)年重(zhòng)过:经过七年。沧浪头:指苏州沧浪亭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念奴娇·夏夜》是一首描绘夏夜的词。首句写景,江城如画;“雪初晴”,天气晴朗;“渺渺长空碧”,天空湛蓝。下片以“舞”、“歌”为线索,写词人乘船游历吴地(苏州),与友人相聚,欣赏了吴下的歌舞。 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词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来分析,例如“轻帆”“春色”“横吹宁王笛”“海角浮踪”“迁客”“头堪白”等
念奴娇·夏夜 十年京国,空孟浪解组,一身如叶。浩荡凉飙来木末,霜满滹沱河北。俯首浮名,惊心世路,回想头堪白。书生傲骨,腰围宁使轻折。 拼取潦倒词场,醉眠锦瑟,挥手红尘别。茅屋三间容膝了,何必平泉奇石。雨笠云蓑,闲花野草,管领幽人业。江山无尽,莫教辜负风月。 注释: 1. 十年京国:形容在京城生活了十年。 2. 孟浪解组:指放弃官职,随意地解下印信。 3. 一身如叶
【注释】 ①兰桡画桨:长着兰花的船。桡,船桨;画,通“画”,形容船桨精美。②岭南舟:泛指南方水乡的船只。③共泛湖天寥廓:一起泛舟于湖光山色之间。共泛,共同泛舟。④髯客:古代称有胡须的人。这里泛指北方人。⑤折柳送行:折柳枝赠别。古代风俗,折柳相赠为别离之情。⑥滕王高阁:即滕王阁,在江西南昌市赣江东岸。⑦江上登楼:登上长江边的高楼上。⑧击钵:敲钵子,饮酒时的一种动作。⑨分今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鉴赏古诗,需要考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把握其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1.遣词造句,2.用典,3.修辞,4.表现手法,5.情感表达方式。考生应结合具体内容具体分析。本题要求赏析诗句“孤鸾壬子除夕”的艺术效果,考生可以抓住“孤鸾”的意象,以及该句的表达效果来展开分析。 【答案】 “孤鸾”是《诗经·小雅·庭燎》中“鸳鸯在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