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清标
诗句释义: 1. 篆烟消锦幄: 指室内装饰精美的帷帐被篆刻的香烟所熏染,形成一种朦胧的氛围。 2. 愁中又听,漏声催早: 在忧郁和思念中听到时钟的滴答声,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3. 卸罢残妆,绣被暗生寒峭: 卸妆后,发现被子因寒冷而显得僵硬。 4. 想像前宵好梦,剩瘦影、兰缸相照: 回想昨夜美好的梦境,但梦中的身影已消瘦,只能与灯光相伴。 5. 灯晕小。雁鸿报到,归人犹杳: 灯影摇曳
诗句释义: -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绛烛指的是红色的蜡烛。这里的“秋宵”指的是秋天的夜晚。朱懒则形容女子的脸色红润。曲曲芳酝表示酒香四溢。 -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曼声指的是声音优美。檀口表示女子的嘴巴。啭雏莺则意味着女子的声音甜美如莺啼。腻脸薇香嫩形容女子的皮肤白皙且有香气。 - “乐府新翻偏韵,乍回眸、红潮微晕”:乐府新翻指新的乐府歌曲。这句描述了女子听到音乐后的反应
诗句翻译:烟花盛开在紫陌上,家家户户都在装饰自己的门户,悬挂着华美的彩灯。在上苑的东风中,细草被吹拂到郊原。 赏析: 这首《玉漏迟》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诗中的“烟花”与“细草”等词汇,都传达出春天的气息和活力。诗人通过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译文: 烟花开紫陌,家家绣户,华灯悬早。上苑东风,吹到郊原细草。烧遍旗亭绛蜡,弄春色
满庭芳·观女伶演淮阴事 【注释】: 三载伤离,一丘甘老,名山近业如何。孤臣再录,惭负主恩多。忽尔惊心投杼,空翘首、双阙嵯峨。春将半,浮踪久滞,乡梦绕滹沱。 良朋重念我,齐纨丽句,来自烟蓑。奈萦眸家岫,行矣风波。旧日酒垆客散,燕市里、曾否悲歌。关情处,伊人宛在,残月满青萝。 译文 三年离别的伤痛,一年又一年的衰老,这美好的山水之居,如今又如何?一个忠臣再次被录用,我惭愧辜负了皇上的厚恩
《满江红·柏棠村赏牡丹》是南宋诗人汪元量所作的一首词。上片写扬州花月之美,下片写作者的感慨和志向。全词借赏牡丹之兴,抒发了作者对故国的眷念之情,表达了他不忘故国之思、矢志不渝的爱国热情。 译文: 在邗上书来时,增添了我的小堂秋色。渲梁处,烟云满纸,珊瑚笔架。驱驾河阳追懒瓒,赵家粉本今重出。向晴窗流览顿移情,风萧瑟。 思把臂,河山隔。开图画,如相识。早长安传遍,兰陵佳客。文沈风流凋谢久
水调歌头 · 寄怀王敬哉宗伯 椒酒催残腊,彩胜斗新妍。回首青门分袂、离别再经年。遥想柳堂深处,春夕烧灯嘉会,酬和白云篇。记忆山中客,频为寄鱼笺。 香一缕,书数卷,只高眠。当时忝窃师门,同学又同官。君近九重天上,我在北潭池畔。相望各风烟。何日重携手,身健且加餐。 译文: 椒酒催残了一年的腊月,彩旗飘扬,斗艳争新。一回首,我们又在青门分手了!离别的时间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
水调歌头·寄怀王敬哉宗伯 把袂东风里,斜日驻青骢。携来天上春色、慰我客途穷。夜话旧游燕市,惆怅河山已邈,聚散酒垆中。抵掌论今古,尘世几英雄。 剪银烛,歌白雪,调谁同。怜君国士,十载蓑笠尚飘蓬。犹是当年河朔,慷慨风流未坠,领袖有诸公。且共樽前醉,心事托飞鸿。 【注释】 1. 挥袖:指挥手。 2. 斜日:太阳偏西时,即傍晚时分。 3. 青骢(cōng):青色的马。 4. 天上春色:春天的气息。 5
满江红·柏棠村赏牡丹 梁园客去,经年别邹阳枚叔。双鱼到、齐纨佳句,琳琅盈目。自愧疏慵真忝窃,定交缟带多名宿。忆蕉林、把酒对斜阳,人如菊。 载新柳,三间屋。携万卷,山林福。笑蜗争蚁斗,纷纭朝局。遥想东原春色好,横斜梅影亭亭竹。问蒋家、三径许谁过,羊求熟。 注释: 1. 柏棠村:地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市金寨县。 2. 邹阳:西汉辞赋家,与枚乘并称“邹枚”。 3. 双鱼:书信的代称。 4. 齐纨
满江红·柏棠村赏牡丹 淮海才名,廿余载、词场独步。叹落落、东原抱膝,翛然环堵。挟策长安欣会面,相如小试梁园赋。冠群英、不愧旧家声,方城祖。 樽前指,津亭树。别后咏,江云句。论文章风义,都堪千古。新柳堂边书带长,芙蓉墅畔秋云护。趁西风、重听广陵涛,江村暮。 注释: 淮海:泛指南宋的江淮地区。才名:有才华和名声。词场:指文人墨客聚集的文坛。东原:指洛阳附近的东原县,是王安国曾隐居的地方。抱膝
满江红·柏棠村赏牡丹 作者:刘克庄 司寇风流,归来筑、柳塘花屋。帘半卷、西山烟霭,北堂丝竹。洛下耆英年齿会,翠眉低唱颜如玉。论人间、底事最关情,芳樽绿。 敦交谊,羞流俗。怜旅客,忘荣辱。醉良宵灯火,举觞相属。已下青衫司马泪,宁堪重顾周郎曲。愿同君、携手混渔樵,何仆仆。 注释: 1. 司寇:古代官名,掌管刑狱的长官。 2. 柳塘花屋:指在柳树下搭建的房屋,用以欣赏花卉。 3. 帘半卷:指窗帘半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