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书
【注释】 饧箫:用饧糖和蜜制成的乐器。 宝鸭:一种香炉,多用金或银制成。 卖花声:卖花的叫卖声。 湘帘:一种帘子,用湘妃竹制作。 棠梨:海棠花。 簪向钗头颤:指女子头上插着海棠花。 【赏析】 此词写暮春时节,闺中少妇独守空房,思念远人而作的寂寞心情。 上片写清明时节,室内外景物的变化。起句写入耳的箫声无远近之分,便觉“便觉春寒浅”,点出时令为清明。次句写清明前后,室内外的景况。第三句写室内
【注释】 蟾宫:指月宫,借指女子的居室。 苍苔:青苔。 凌波袜:指绣有云龙花纹的袜子。 残月:指一弯新月。 帘栊(lóng lóng):帘子。 金钱撒:指撒纸钱。 香炉:指插有香料的烛台。 画栏凭遍:在栏杆上徘徊。阑:同“栏”。 低徊:徘徊。 缄书札:指封好的书信。 【赏析】 《步蟾宫·闺情》是北宋女词人李清照的作品。此词写一位深居简出的闺阁佳人,夜深了,她独倚着栏杆,对着明月和残月发呆
诗句原文: 风似剪,柳如棉。为怯轻寒却下帘。卸了棠梨花一树,杜鹃声里又经年。 注释: 1. 风似剪,柳如棉。为怯轻寒却下帘 - 这句表达了春风的轻柔和柳树的柔软,但因为害怕寒冷而不得不拉上窗帘。"风似剪"形容风非常细腻,"柳如棉"则形容柳树的枝条柔软如同棉花。"为怯轻寒却下帘"则是说因为天气变冷,为了保暖而关上窗户。 2. 卸了棠梨花一树,杜鹃声里又经年 - 这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
韶华负却春三月。韶华:美好的时光,青春年华。负:辜负、耽误。春三月:指春天的三个月,即孟春、仲春和季春。 愁多宽褪罗裙褶。愁:忧愁;罗裙褶:裙子上的皱褶。 笑煞小鬟痴。笑煞:形容女子笑得非常开心、高兴的样子。鬟:古代妇女发髻上所插的环形发饰。 犹疑花满枝。犹疑:好像,似乎,疑惑;满:充满,充满之意。 侵晨花径去。侵晨:清晨时分。 花落兼飞絮。花落:花朵凋谢落下;飞絮:飘飞的柳絮。 何苦唤春归
春晓。春晓。风雨夜来多少。窗前曙色凄迷。 枕畔时闻鸟啼。啼鸟。啼鸟。偏是把人梦搅。 注释: - 转应曲:一种古代诗歌形式,通过转喻或象征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春晓:春天的早晨,意味着新的一天开始了。 - 风雨夜来多少:夜晚的风雨交加,暗示了天气的恶劣和时间的流逝。 - 窗前曙色凄迷:窗外的曙(破晓时分天空中逐渐变亮的光线)色昏暗迷离,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 枕畔时闻鸟啼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栖梧”“大酺”。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韵。 凌空:在空中。 彩丝:五彩丝线,这里代指秋千上的彩索。 垂杨径:杨柳成荫的小路上。 树梢花顶:树上开满鲜花。 时见:不时地见到。 似燕乘风:好像燕子乘着和煦的风。 欲住:想要停下来的意思。 牵:牵动,牵引。 凭:靠着。 絮:柳絮。 游丝:飘飞的蛛丝。 【译文】 舞袖飘飘,秋千荡在空中,彩索随着风儿摇曳
新秋微雨入夜月光皎然有怀兰仙母女 译文:新秋时节,细雨绵绵入夜,月光皎洁明亮。心中思念着兰仙母女。 注释:新秋:指秋季的开始。微雨:小雨。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被细雨笼罩时,抬头望向天空,看到皎洁的月光,心生感慨,怀念起远方的兰仙母女。 远树蝉响寂,一雨生微凉。 译文:远处的树木在夜深人静时发出蝉鸣声,一场春雨让空气变得有些凉意。 注释:远树蝉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诗歌综合赏析能力。首先读懂全诗内容;然后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重点字词的书写和理解,如“晴日”“绿窗纱”等;最后结合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 本题中,“镜里画眉人未起,帘前鹦鹉唤煎茶”的意思是:镜中的美人还没起床,帘前的鹦鹉已经催促着烧茶。“香透玉梅花”的意思是:香气弥漫着玉梅花。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清丽的语言描写了一位早起煎茶女子的形象
诗句逐句释义及赏析: 1. “屡雪刘蕡涕,今朝暂展眉。” - 注释:刘蕡因直言进谏而多次被贬谪,这里的“涕”代表他的泪水。 - 赏析:通过反复的“涕”字表达了刘蕡在政治挫折中不断流泪的状态,同时也反映了他虽历经坎坷却始终不改忠诚的心志。“暂展眉”则意味着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压抑后,他终于有机会露出微笑。 2. “未堪酬汝志,差可慰吾衰。” - 注释:“汝”指的是刘蕡,“差可”表示勉强可以。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帘卷玉鸦叉”的意思是:绣帘儿高卷,像玉燕叉子一样斜插在窗户上。“玉燕叉子”指插着羽毛的簪子、发钗等头饰,这里代称美人。 【答案】 译文:春天来临,最先到的是那富家女子家。画阁中和风吹进燕子,绿窗晴日照映艳丽梅花。绣帘儿高卷,像玉燕叉子一样斜插在窗户上。赏析:这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小诗。诗的前两句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