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饧箫无近远。才近清明,便觉春寒浅。宝鸭烟深香未换。卖花声已街头遍。
迟日照临窗六扇。病怯微风,不把湘帘卷。宝镜窥人留半面。棠梨簪向钗头颤。

【注释】

饧箫:用饧糖和蜜制成的乐器。

宝鸭:一种香炉,多用金或银制成。

卖花声:卖花的叫卖声。

湘帘:一种帘子,用湘妃竹制作。

棠梨:海棠花。

簪向钗头颤:指女子头上插着海棠花。

【赏析】

此词写暮春时节,闺中少妇独守空房,思念远人而作的寂寞心情。

上片写清明时节,室内外景物的变化。起句写入耳的箫声无远近之分,便觉“便觉春寒浅”,点出时令为清明。次句写清明前后,室内外的景况。第三句写室内,“宝鸭烟深香未换”是说,清明过后,室内仍留有袅袅香烟,但香味却已不再。第四句写室外,“卖花声已街头遍”,说明此时已到了清明过后,花儿已经售尽,街头到处可以听到卖花的声音了。

下片写室内景象和少妇的心情。过片两句写室内景象:“迟日”即春日,“六扇”即窗六扇。“病怯微风”,说明少妇身体不佳,怕风。“湘帘”即湘妃竹做的窗帘,这里用来比喻帘幕。“不把湘帘卷”,说明少妇不愿打开帘幕,以避风雨。接着写少妇的心理活动:她看到窗外明媚的阳光,便想到那在远方等待自己的丈夫,所以她感到十分寂寞,于是用镜子去照,想从镜中见到自己的丈夫,但镜中的自己只有半个面容,因此她感到失望,只好用棠梨花来簪在发间,希望以此表达她的相思之情。

这首词写的是闺中少妇因久居空室而产生思夫之情,表达了闺中少妇的孤独寂寞之感。全词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自然流畅,细腻传神地刻画了一个少妇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