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径愔愔,苔痕浓淡篱根绕。
过春社了,燕子归来早。
乡梦初回,一觉晨钟晓。
帘栊悄。
篆烟犹袅,此际愁多少。

《点绛唇·春阴》是北宋文学家晏殊的一首词。此词上片写春日里庭院深深,苔痕浓淡,篱根绕径,燕子归来。下片写乡思萦绕,梦中初还,晨钟已报晓,帘栊寂静,篆烟犹袅,愁绪无限。全词以景衬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婉约含蓄,细腻地抒写了闺中女子春日怀远的幽思。

译文:
门径静谧,苔痕浓淡篱笆根缠绕。
过完春天的社日,燕子早早归来。
乡村梦境刚刚归来,一夜醒来晨钟已经响起。
帘栊静静,篆香袅袅上升。
此时忧愁有多少。

注释:

  1.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如梦令”。双调,六十字,上下片各四句三仄韵。
  2. 门径:家门内外的小路。
  3. 愔愔:宁静的样子。
  4. 篱根:篱笆根部。
  5. 过春社:过了春节的社祭节(古代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6. 燕子:这里借指作者自己或所怀念的人。
  7. 乡梦初回:乡中的美梦刚刚回来。
  8. 晨钟:寺庙里的钟。
  9. 帘栊(lóng):帘子和窗格。
  10. 篆烟:古书上说,铜器上刻的字熔化成烟,古人用它来占卜,叫做“占”,也叫做“兆”,后来就叫做“篆”。这里指香烟缭绕。
  11. 多少:有多少。

赏析:
《点绛唇·春阴》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首句起得平淡自然,“门径”二句,勾勒出一幅深院空庭,花木掩映,小径幽深的画面;次句又写出了春天的特点:“燕”是春天的象征,春天到了,燕子早归,这是很自然的,但燕子一回来,就预示着春天结束了,春天过去了。第三句“乡梦”承上启下,既与前两句相照应,又为下片抒发相思之情作了铺垫。第四、五句从时间上进一步烘托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寂寞。第六句“一觉”,暗示着作者彻夜未眠;“晨钟”暗示出天快亮了。这几句把作者的孤独与寂寞写得淋漓尽致。结末两句“帘栊悄”写出了一种静默无声的状态;“篆烟犹袅”,写出了屋内香烟缭绕的情景;“愁多少”,则把全词的主旨揭示出来,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