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慧远
【注释】: 好是:美好。仲春:农历二月,春季中间的月份。渐暖:气候渐渐回暖。寒食清明:清明节。寒食节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清明是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二者时间接近。万叠:重叠、层层。云山耸翠:形容群山连绵,云雾缭绕,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一天:整个天地,泛指大自然。风月:风和月色,指自然景色。华红柳绿:形容万物繁盛、生机勃勃。湖天:指湖泊上的天空、大地。浪稳:波浪平稳。山禽枝上语谆谆
注释:佛性是清晰明了的,无需挂念有无。醋酸又有何用处?薄雾轻烟都无法留住我,我已经乘着扁舟渡过了洞庭湖。 赏析:诗中“佛性”指禅宗所讲的本性,是超越一切差别、是非、好坏的境界。佛性是人人本有的,但众生由于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不能觉察到它的存在,因此,要觉悟自性,必须经过修行才能见到。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的认识,认为佛法是一种清净的真理,不需要借助物质的东西来表达。而诗人也通过自己的实践
注释:换手槌胸哭老爷,棺材还没出来,死人就斜着躺了。不如掘地深埋他,来年能吃嫩茄子。 赏析:这是一首讽刺诗,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黑暗进行揭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死者的哀悼之情
【注释】 颂古:即《赞古》诗。良哉:赞美的词。观世音:观世音菩萨,即阿弥陀佛。旋闻与声脱:忽然之间,听到佛陀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与(yǔ):动词,听,闻。声脱:声音脱落。指佛陀的声音从远处传来。休未休:不停息,不断息。世出世间活鱍鱍(huò qiāo què):世间、世间,即人间;活鱍鱍,即“活生生”,指人。鱍鱍,形容水波不兴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是《赞古》组诗中的第三首
【注释】 见:被看见;孤危:独自屹立,孤独而危险。利如刀:形容锋利。 石火:比喻极短的时间。 脱布袍:形容狼狈不堪,衣衫不整。 【赏析】 “见处”句:在人们目光所及之处。孤危:指孤单、危险。 “急如石火”:形容时间非常短促。石火:传说太阳和石同出一火,太阳的运行是飞快的,所以说石火。 “利如刀”:锋利得像刀一样。 “家何在”:家中的人到哪里去了? “掀倒”句:形容狼狈不堪,衣服不整的样子
【注释】: 闹处莫出头,冷地着眼看。 闹:热闹;冷:冷落。在热闹的地方不要露面,在冷落的地方要看清真相,不要看花眼。 明暗不相干,彼此分一半。 明:光明;暗:黑暗;相干:相互关联。光明与黑暗没有关系,它们各自占了一半。 一种作贵人,教谁卖柴炭。 一种:指上句的“明暗”,即光明和黑暗。教:使。卖柴炭:指卖炭、烧炭等艰苦工作。 向你道,不可毁,不可赞,体若虚空没涯岸。 道:说、说教;毁:毁坏;赞
【注释】1.颂古:指咏史诗。2.胡:指李白的诗。3.大冶:即大冶铁,古代以大冶为地名,这里代指炼铁炉,也比喻才华。4.红炉:比喻诗人。5.片雪:比喻诗句。6.青草:坟墓。7.故山:指故乡。8.归:回归。 【赏析】此诗首句点明题旨,第二句用典写才气横溢,第三句写才子佳人难聚首。尾句抒发怀才不遇之悲,与前两句呼应。全诗语言质朴,感情真挚。 “老胡一击许谁知”,这是说,老杜(李白)的诗一经吟哦
【注释】 电:闪电。卷:席卷。星:流星。飞:迅速飞逝。 珠、玉:比喻珍珠和宝玉,这里指星星。 转:旋转。 打破面皮:比喻将脸都打破了。 赤心片片:形容心意十分真诚。 【赏析】 这首小令描写了一幅雷电交加、星光闪烁的夜空图景,并以此表现诗人内心世界的激荡和豪情壮志。“电卷星飞,珠回玉转”,用闪电和流星比喻诗人内心的激情,用“电”和“星”来表达诗人对光明的追求,形象地描绘出雷雨夜的壮观景象。
【注释】 颂古:古代诗歌的颂扬。 十五首:指《古诗十九首》中的第15首诗,即《行行重行行》。 三唤:连续三次召唤。 三应:连续三次回答。 更饶贴称:更加显得文辞华丽。 月逗:月光照射。 寒窗:冷清的窗户。 水归巨浸:水归入大海。 巨浸:大海。 负汝负吾:辜负你和我自己。 全锋敌胜:完全与胜利者相抗衡。 【赏析】 此诗是《行行重行行》的第五首小诗。“三唤三应,更饶贴称”两句,写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
【注释】 模:模范。画样:比喻人的行为。 弄精魂:玩弄精神。 拂迹:指除去痕迹。除踪:指消除踪迹。 行:行走。 水穷山尽处:形容走到尽头或走投无路的地方。 云散月华明:形容云散天明,月光明亮。云散:云彩散开。 【赏析】 此诗为咏叹人生无常的七言绝句。首两句是说:人要像模子一样塑造自己的形象,但这种造形是虚幻的,一旦去掉这些虚饰,就会露出本来面目。第三、四句写:一个人走到没有路可走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