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
以下是对《咏葵》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翻译,诗句注释以及作品赏析: 1. 诗句原文与译文 - 菁菁园中葵:形容向日葵生长得茂盛而美丽。 - 夕含零露滋:傍晚时分,向日葵吸收露水滋润。 - 朝对旭阳辉:早晨面对太阳的光辉。 - 暑雨生鲜萼:夏日的雨水使花蕾更新鲜。 - 薰风披芳枝:和煦的春风吹拂着芬芳的花枝。 - 群英开已尽:其他花朵都已经开放。 - 艳姿独迟迟:只有这株向日葵依然保持着优雅的姿态。
《玉河春水曲·和御制》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东皇一夜吹风起,万里春归帝城里。早见冰消太液池,虹桥帘洞皆春水。 注释:东风在一夜之间吹拂起,万里之内都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皇帝的宫殿里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赏析:此句写春天的到来,春风拂过大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东皇即指春神,春风是春的象征,所以东风在一夜之间吹拂起,万里之内都沐浴在春天的气息中。皇帝的宫殿里也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春雨 禁城三月雨如烟,散润飞膏太液边。 寒色近从原野合,断丝遥与翠花连。 浥尘柳叶盈堤绿,含湿桃花向客妍。 几处农夫濡帝泽,谁家父老祝公田。 傅岩既协甘霖望,鲁国应书大有年。 知祝圣心通造化,万方歌舞乐尧天。 注释: 1. 禁城:指京城的宫殿。三月:春季的三个月。雨如烟:形容春雨细密,仿佛烟雾一般。 2. 散润飞膏:滋润大地,如同给大地抹上一层薄薄的油膏。太液边:太液池,是皇家园林中的湖泊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借咏西岳华山的积雪,来抒发作者对国事的担忧。首联写晴光霁霭,寒风凛冽;颔联写出苑后,望西山之雪;颈联写层峦叠嶂,万仞千丈,白雪皑皑;尾联由雪联想到国事,抒发忧患之情。 “早霁出苑中望西山积雪”是全诗的发端,它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清丽而宁静的山水画面。在清晨的阳光照射下,天空呈现出淡淡的色彩,而大地上的万物也沐浴在清新的空气中。此时,人们纷纷走出自己的居所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对贤人的敬仰和对他们贡献的赞赏。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译文: 1. 邸第扩新构,邃敞沿旧基。 - (邸)官邸 - 扩:扩大 - 新构:新建 - 邃:深长 - 敞:开阔 - 沿旧基:沿着原来的基址 2. 地胜贤所聚,先后如相期。 - 地胜:地方优越 - 贤所聚:贤人聚集的地方 - 先后:时间先后 - 如相期:如同相互期待 3. 卓哉名世杰,休采扬明时。 - 卓哉
《对菊》 赏析: 1. 诗词原文 上国秋云暮,东篱菊正黄。 乾坤留正色,岁月假余香。 寒蕊常含露,鲜姿故傲霜。 临风摇紫蒂,映日炫金裳。 凋后良为幸,开迟未足伤。 自知甘隐逸,偏得近壶觞。 杜甫怀应动,陶潜兴自长。 感时怜晚节,抚景发清狂。 拟著餐英赋,愧无楚客章。 2. 诗词译文 在秋季的傍晚,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之上,俯瞰着远方的田野。天空中的云彩被夕阳染成了金黄色,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诗中描绘了作者在翰林院读书期间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对才华的珍视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我们来看第一句“奉诏读书翰林述怀”。这是作者在接到皇帝诏书后,开始在翰林院读书的情景。这里的“奉诏”指的是皇帝的命令,“读书”则是学习和研究文学、历史等知识的过程。 我们看到“哲人振英驾,志士感良遇。”。这里提到了“哲人和志士”
注释与赏析: - 保乂由来属老成,千秋万载翊承明 - 这句话的大意是,保护和安定的重任历来都是由老练的人承担的,千秋万载后,他们会继续承担起这个重任,为朝廷的安宁做出贡献。 - 预将缣素图雄观,为证他年带砺盟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将提前绘制出宏伟壮丽的画面,以此证明他将来会像古人那样忠诚地为国家效力,并以此作为自己誓言的见证。 - 赏析: 这首诗是对一位年长且有才能的人(太宰)的赞美之词
杨翁仰宸楼 构宇湖山间,飞甍接层霓。 杳霭御气浮,中有谟诰辞。 穆穆黄扉宰,造膝承尧咨。 殊锡富缃帙,种种琬琰奇。 龙文动奎躔,光照何陆离。 袭藏示来裔,神物相护持。 主恩既云渥,臣节良可知。 长此仰宸极,带砺以为期。 注释: - 构字意为建造,形容楼阁的宏伟壮丽。 - 飞甍(méng):飞檐翘角的屋顶。 - 杳霭(yǎo'ǎi):形容云雾缭绕,难以看清。 - 谟诰辞:指皇帝的诏书、命令。 -
诗句释义: - “西河有蛟”:描述西河(黄河的西部)中有蛟龙居住,象征着危险和不安定。 - “北山有虎”:描绘北山(可能指华山或其它北方山区)上存在老虎,代表着力量和威猛。 译文: 西河有巨龙盘踞,北山有猛虎横行。渔夫和樵夫不敢窥视这危险的环境,行人们心中充满了忧虑与苦闷。这种孤独和忧虑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无助,无法逃避。 赏析: 李白的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