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凤
注释与赏析: 1. 纤似蛾儿,翠分螺子,柳叶半弯。忆锦屏娇倚,月横秋水,绣衾慵起,雾锁春山。翻谱鲜新,入时深浅,女伴端详可否间。消魂处、向碧纱窗下,画了重看。 - 注释: - "纤似蛾儿"和"翠分螺子":形容女子的眉毛细长如蛾儿般弯曲,眉色如同螺子的翠绿色,显得十分鲜明。 - "柳叶半弯":比喻女子的眉毛像柳叶一样轻柔弯曲。 - "忆锦屏娇倚,月横秋水":指女子曾经靠在精美的屏风上
【译文】 问青灯、今晚的月亮是啥时候?空闺人向月花吐。愁多翠叶常聚,又禁密珠如语。秋又暮。更窗外、几阵萧萧芭蕉雨。无聊心绪,怕玉子敲残,金钗拨坠,千里阻鱼素。 思处。 绣幕兰膏月午。微风影摇烟缕。酒阑背壁垂垂影,似妒江郎仙句。占屡误。但冷结闲开,报喜偏难据。虫声正苦。伴浅碧轻红,远情深恨,相对共凄楚。 【注释】 买陂塘:买得一方池塘。 灯花:指蜡烛上点燃的灯花。 今夕何夕:今夜是啥日子? 空闺
点绛唇·春草。忆仙品翠倚疏帘,昨宵梦冷池塘雨。天涯离绪。岁岁和春住。 又是年时,烟锁垂杨渡。斜阳暮。片帆何处。绿遍归来路。 译文: 翠绿的柳枝靠在稀疏的帘子上,昨夜梦见了池塘上的冷雨。我独自在天涯思念着离别的亲人,希望岁月能够留住春天不离去。又是一年春天到来的时候,烟雾笼罩着垂柳岸边的渡口。落日即将西沉,一片孤帆驶向何处?只见绿意盎然的小路上已布满了回来的行人。 赏析:
诗句解释: 1. 清平乐:这是一首词牌名,通常用于宋代词。此词的作者可能是南宋词人李清照。 2. 留春不住:春天无法留住,即春天已经过去,无法挽留。 3. 一任春归去:任由春天离去。 4. 门外马嘶芳草路:在门外可以看到马在奔跑,草地上的芳草被马蹄踢得四散。 5. 花落子规啼处:花朵凋零,杜鹃鸟在啼叫的地方。 6. 陌头柳色青青:路边的柳树颜色翠绿。 7. 丝丝欲绾离情:柳条似乎在试图捆绑离愁。
【注释】 (1)“掠月梳云”句:形容女子梳妆的容貌,像月亮一样的皎洁,像云彩一样的轻盈。 (2)“宜贴花钿”句:适合贴在花钿上的是淡雅的颜色。 (3)“怕凉秋”句:担心凉秋季节容易脱落。 (4)“螺翠”句:指用珍珠做成的饰品。 (5)“朔风易透”句:因为冷风吹透,所以要紧紧地护着貂皮。 (6)“粉颈初垂”句:形容女子颈部白皙。 (7)“娇慵甚”句:十分娇柔慵懒的样子。 (8)“怪金钗斜溜”句
诗句:十二珠帘掩碧窗。 译文: 我推开窗户,看到那十二扇珠帘将窗户遮挡得严严实实,仿佛遮住了整个春天的景色。我不禁感到有些懒散,不想吟诗,不想绣花,因为节日刚刚开始,人已经困倦不堪了。 赏析: 这首词描绘的是作者在节日里的感受和所见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作者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春日清晨,同时抒发了自己对节日的慵懒和对春天美景的喜爱。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宋代词作
【注释】 十六字令:一种词牌名。 明:点明了时间,说明是夜晚。 南轩:指书房。 月影横:指月亮的倒影。 疏帘卷:指打开帘子。 灭烛:指熄灭蜡烛。 调笙:指吹奏笙管。 译文:雨过之后,明月高悬在南轩之上,月影斑驳地映照在窗上。我拉开帘子,放下蜡烛,坐下来吹奏着笙。 赏析: 此篇描写作者雨后月夜闲坐读书的情景。“明。”三字点明了时间,也暗示了作者心情的舒畅与宁静。“南轩”二字则明确地点出了地点
【注释】 淡影:淡淡的阴影。层楼:楼台。下帘钩:放下窗帘,钩住门环。几番:多次。残梦:残缺的梦。五更头:指天快亮时候。 【赏析】 这是一首写秋夜怀人、思乡之情的词作,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寂寞和对故乡亲人的深深眷恋。 上片开头“梧桐淡影层楼”三句写景。梧桐树的影子在高楼中显得格外清瘦,一阵秋雨过后,那影子似乎变得更加淡薄了。这几句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色图,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落寞。
诗句释义 1 翠衾锦帐春寒夜 - 描述一个春天的晚上,被子是绿色的,床上铺着锦缎,整个环境显得寒冷。 2. 银屏风细灯花谢 - 屏风上挂的是银色的装饰品,而灯花(油灯中的烛芯)已经凋谢了。 3. 鸳枕梦难成 - 枕头是鸳鸯形状的,但梦境却难以成真。 4. 绿窗啼晓莺 - 早晨,在绿色的窗户边,有小鸟在啼叫,这可能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 5. 愁来天不管 - 当忧愁降临时,天地仿佛都不关心。
诗句释义: “啼鸠一声何处” —— 描述了一只小鸟的鸣叫,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芳草绿迷归路” —— 描述了道路两旁的芳草绿得令人分不清方向,暗示着春天即将结束。 “风暖日初长,午倦倚栏无绪” —— 描述了春天的温暖和阳光逐渐变得明亮,但诗人感到疲倦,靠在栏杆上,心情烦闷。 “春去。春去。门掩落花红雨” —— 描述了春天已经过去,而门外的花瓣落在了红色的雨中。 译文: 鸟儿在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