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宗杲
【注释】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三十六: 1.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比喻抓住一点不及其余,不能顾此失彼。 2.遇贵则贱,遇贱则贵。——比喻在某种关系中处于有利地位时,往往能左右逢源;而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又会受到打击。 3.筑著磕著,没处回避。——比喻无法逃避的困境或灾难。 4.南岳天台去路通,君向西兮我向东,风从虎兮云从龙。——比喻事物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
【注释】 偈颂一百六十首 其一百三十七 真生无可生,真灭无可灭。 寂灭忽现前,虾蟆吞却月。 【赏析】 这首诗的大意是:万物本无生,万物本无灭,但当它显现时,就像一只虾蟆吞掉了一轮月亮那样,显得十分奇特、神奇。 “真生无可生”一句,是说万物本来没有生,而“真灭无可灭”一句,是说万物也没有灭掉。两句诗连起来的意思是:万物本来是没有生,也没有灭的。 接着诗人写到,当万物显现时
【译文】 俱扎普,太阳正中午。 李将军,射石虎。 虽然透过那边,枉发千钧之弩。 【注释】 俱扎普:日午时分,太阳高悬,光芒万丈。 日轮午:中午时分,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最高。 李将军:唐代名将李靖,字药师,封卫国公。他善骑射,有“神箭手”之称。 射石虎:传说李靖曾用箭射杀过一只石虎,后来被人们传为佳话。 枉发千钧之弩:形容李将军的箭法高明,即使没有射中目标也会浪费许多力量。 【赏析】
注释: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柏树的种子今天重新举起。打破赵州关,特地寻言语。 译文:庭前的柏树种子今天重新举起,打破了赵州的界限,专门寻找言语上的交锋。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偈颂诗,通过描绘庭院前的柏树种子重新举起的画面,表达了对佛法的执着追求和对言语交锋的渴望。诗句中“庭前柏树子,今日重新举”形象地描绘了柏树种子重新举起的情景,寓意着佛法的传承与延续。“打破赵州关
诗句释义 1 多时不说禅,口边生白醭。(“多时”指很长时间) - 注释:长时间不去谈佛学,嘴边生出白屑。 2. 大众苦相煎,便登曲录木。(“苦相煎”指众生苦苦挣扎) - 注释:众生苦苦挣扎,最终登上了曲录木的殿堂。 3. 匪论五家宗,不引传灯录。(“五家宗”和“传灯录”都是佛教术语) - 注释:不考虑五家的教义,不引用传灯录的经典。 4. 才开两片皮,业因招薄福。(“两片皮”指佛教中的一种经书)
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今夜唤明朝作来年,明朝唤今夜作去岁。 - 这是首诗的开头两句,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通过“今夜”与“明朝”的交替,诗人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概念,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时间点看待相同的事物。 2. 即称来年今夜合来,既号去岁明朝合去。 - 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时间的循环性。在这里,“来年”和“去岁”都是指未来或过去的时间,而“今夜”和“明朝”则是当前的时刻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夜来兔子赶大虫,天明走入无何有。 - “夜来”与“天明”形成时间对照,描绘了一幅夜晚追捕大虫、清晨已消失不见的画面。 - “兔子”与“大虫”形成动物对比,暗示了某种力量的较量。 - “无何有”出自《庄子·逍遥游》,原意表示不存在的地方,这里可能暗指追逐后的虚无或空无。 2. 月下珊瑚长数枝,万象森罗齐稽首。 - “月下珊瑚”形容景色美丽
【解析】 本首诗为一首七言律绝,全诗八句,四仄韵。首二句写风起之时,人不要插口,要谨慎行事。三、四句说,如果惹怒了阎罗王和阴间鬼,就会连累你。这是劝诫人们要注意言语的谨慎。 【答案】 今早又风起,闹处莫插觜(“插”是插嘴的意思)。 带累阴司鬼(“带累”是拖累的意思,指连累别人)
注释:赵州这个地方没有路,就像老人的脚趾一样,需要仔细考虑。 关南和塞北,都需要立即收复,否则将失去机会。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统一、民族和谐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赵州这个地方没有道路,就像老人的脚趾一样需要细心照料;关南和塞北都需要收复,才能实现国家的和平与繁荣。这种思想体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民族和谐的追求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寓意丰富。以下是逐句释义: 1. 心空及第无阶级 这句诗的意思是,当你的心如同天空一般广阔,没有等级之分,那么你就达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境界。这种境界就像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荣誉“及第”一样,是一种最高的地位和荣耀。而这个“及第”并不是指你得到了什么具体的奖励或者职位,而是表示你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束缚,达到了一种心灵的自由。 2. 直下忘怀罪性空 这句诗的意思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