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广洋
【注释】潼关:古地名,在今陕西省。长安:古都城名,在今西安市。陕州:古地名,治所在今陕西大荔。“关陕”泛指南北地区;“喉襟”比喻要害之地。争:争夺。指兵戎相见。抗前旌:高扬军旗。雪:指老人头发如霜。黄河清:指河水变清,喻国泰民安。 【赏析】此诗是诗人于元和五年(810)春过潼关时所作。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吐蕃攻扰西北边境,宰相裴度率师征讨有功。诗人为裴度的捷报而欣喜,作此诗以颂之。
【注释】 苦无:没有,即没有能送晴晖。 高阁:高大的楼阁。 翰翰:形容落叶纷纷飘落的样子。 阶前柿叶稀:指秋意已浓,阶前只有稀疏的柿子叶了。 慈亲:对父母亲人的称呼。 怜:爱怜、怜惜。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济南所作。诗人因怀念在京的母亲,而写了这首七绝。开头两句点明季节和时令,“雁”与“秋”谐音,所以用“雁”字来写“秋”。首句说:没有高楼可以供人登高远望,也没有雁飞过;次句说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景物的写意诗,通过描绘一幅秋天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情感体验。 第一句“梦觉凉生水殿秋”,描绘了一个深秋的夜晚,诗人在梦境中醒来,感受到了深深的寒气。这个“凉”字用得非常贴切,不仅形容了环境的寒冷,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落寞。 第二句“起拈毫素写沧洲”,描绘了诗人起床后的动作。他拿起笔和纸,想要将眼前的美景画下来。这里的“沧洲”指的是广阔的湖泊或江河
山中清隐图 王屋山前云气多,濯濯水流幽涧阿。 青松白石有如此,岁久不归生薜萝。 注释: 1. 王屋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济源市西北。 2. 云气多: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3. 濯濯:清澈的样子。 4. 幽涧阿(à):深邃的山谷。 5. 青松白石:形容松树苍翠、石头洁白。 6. 岁久不归:岁月流逝,人不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人以王屋山为背景
过虎牢关 河流隔太行,关路接荥阳 曹瞒已去温侯死,赢得悲歌古战场 注释: - 衮衮:水流波涛滚滚的样子。 - 盘盘:道路曲折盘旋。 - 曹瞒:指三国时期的曹操,字孟德。 - 温侯:指三国时期的名将关羽,字云长。 - 赢得:赢得了胜利,这里指在虎牢关战役中的胜利。 - 悲歌:悲伤地歌唱。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简洁的笔触描述了历史上著名的虎牢关之战
【注释】 鼎沸:形容喧闹。才:刚刚。清席:指宴罢后,撤去酒席。肯:岂肯。礼乐:指古代的礼仪和音乐。奏君门:进献君王。后来:以后。牵合:迎合,附和。虚文:空谈无用的话。到叔孙:指的是汉代的到公。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平定后不久写的,当时他正在夔州。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朝廷重臣的不满情绪。首句写自己刚刚从宴会回来,而宴席尚未撤除;次句说自己不会像其他一些大臣那样
【注释】 使关中经过鸿沟:使关中地区经过鸿沟。鸿沟,即黄河。关中,指函谷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秋水:秋天的水。 百二山河:百二,形容地势险要。山河,指秦、晋等国的土地。 壮游:壮阔的行程。 往事消沈:往事已消逝。 遗迹:遗留下来的遗迹。 断鞭斜日过鸿沟:断鞭,指马鞭断裂。斜日,指夕阳。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景色,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全诗语言朴实无华,意境雄浑阔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理解诗句意思,再结合注释和参考答案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句:指扶持纲常名节,明大节;折冲,指消除祸乱,俎豆,指祭祀用的器物。“折冲”与“斫柱”相对。 第二句:麒麟书,指祥瑞的书札。麒麟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物,这里比喻有德之士所写文章。 第三句:曾及,不及;斫柱无,即“斫轮无”,意为没有达到过。 赏析:此诗以颂扬有德之士为主旨
【注释】晓度关山:早晨过雪山关。岭头:山顶。丛木:茂密的树木。烟扉:云雾缭绕着的门户。石角:石头的棱角。枯藤:枯萎的藤蔓。客衣:旅人的衣服。杜宇(dùyǔ):杜鹃鸟,传说中蜀地的布谷鸟,又名子规、杜蘅。伤远别:哀伤远别的痛苦。 都道不如归:都说不如回家。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首句写友人在关山之上,被茂林修竹所阻,看不见家乡,只能看见山头上的云雾缭绕,仿佛是家门一般,但不知该从何处进入
诗句释义与分析 1. 老君谷里无人到 关键词: 老君 翻译: "The Late Lord Lao"(指道教中的老君,即老子) 赏析: 这里的“老君”可能指道教的创始人老子,也可能是对某个历史或传说中的人物的尊称。在中国文化中,老君常常被视作道德和智慧的象征。此处可能是描述一个幽静的地方,人迹罕至,强调了自然之美和超然脱俗的氛围。 2. 云气上天成鹤飞 关键词: 云气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