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
【注释】 穆陵关:位于今河南信阳境内,为古时南北交通的要冲。介马临戎壁垒新:意为在边疆,马匹踏过新的边塞壁垒。连天烽火叹无民:意为连绵不断的烽烟中,没有民众的哭泣声。挥戈欲洗山河色:意为挥舞着长戈想要洗净山河之苦痛。仗策思援饥溺人:意为手持武器,思考如何救援遭受饥饿和灾难的人们。安奠苍生千古事,扫除逋寇八年尘:意为安定天下黎民千秋万代的大业,清除了八年间的祸患。携归两袖清风去,坐看闲云不厌贫
【注释】 买山而隐乃无钱,富可求乎请执鞭。 六载从官仍四壁,八年叨第也三迁。 高张白眼惭时态,细检青箱忆旧毡。 夜告自堪苍冥对,天空灵物亦依然。 译文: 我本想买座山来隐居,无奈没有钱,有钱的话请我去当执鞭人。 六年做官却还是四壁空,八年考中进士也只升了三级。 高傲地瞪大眼睛,惭愧自己的时态,小心地检查那封青箱子的信,回忆过去旧时的书信。 夜晚独自对着苍茫大地,天空中的神灵也依旧如常。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重游灵岩山时的感怀之作。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宇宙及修行的深层思考和追求。 首两句“重过灵岩思渺然,举杯邀月到山巅”,表达了作者对灵岩山的深厚感情。这里用“重过”一词,表明了作者对这个地方有着深厚的情感和记忆。他站在山巅,举杯邀月,仿佛要将月光也纳入酒杯之中,与月亮共饮。这一画面生动形象,充满了诗意。 第三句“浮云聚散知吾意,怪石嵯峨睹别天”
【诗句释义】: 大伾山石佛:指坐落在河南省济源市西北的大伾山的石佛像。 孤山突兀起层峦,石壁菩提玉掌寒:大伾山突兀而起,层峦叠嶂,石佛立在大伾山顶,像手掌一样伸出,石头表面像玉一样透亮清凉。 磴拂苍虬千岁老,襟流疋练几回湍:大伾山上的石阶如同苍龙般蜿蜒曲折,岁月已经过了千年,水从石阶流下如同细绢一般。 禅光若共林光隐,法界原同下界宽:石佛的光辉和树林的光华相互掩映,佛法无边,与世俗的境界相同。
注释:我赞美庭院中的白鹤,它那洁白如玉的羽毛和清瘦的身材,谁与它相比?它时常来到空荡荡的庭中,仿佛在寻找胜游之地。它与我一同乘风翱翔至霄汉之上,但我眼中看不见十三洲的景色。 赏析:此诗写于诗人流寓夔州时。首句写庭鹤的体态、颜色,次句写庭鹤常到庭中活动,三句写庭鹤与诗人结伴飞升霄汉。末句写庭鹤眼中不见“十三洲”之景,是说庭鹤飞向高远,而诗人自己却滞留下界。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寓意深远
【注释】 娇:指游丝。娇难着雨,是说春日的游丝在雨中显得柔弱,难以依附。弱随风:风轻轻吹拂着它。似有疑无:似乎隐约可见。入望中:进入人的视野。高拂楼台低绕径,春光牵惹过墙东:游丝高高地拂着楼房,低低地绕过小路,春光牵引着它飘到墙这边来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风中轻盈飘忽的柳絮(即诗中的“游丝”)。首句写春日游丝的柔弱和纤细;次句写它仿佛隐隐约约出现在眼前;第三句写它在楼台之上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名藩历典几分忧,大府新开藉壮猷。万里风云劳击楫,十年江海忆同舟。 - 名藩历典几分忧: 名藩指的是显赫的封地,这里指代一个高位但可能面临政治压力的角色;经历多次治理后,他可能会感到些许忧愁。 - 大府新开藉壮猷: 大府指的是权力中心或重要部门,新开意味着开启新的工作或政策,藉壮猷表示借助宏伟的抱负和策略。 - 万里风云劳击楫: “万里”指广阔无垠的水域
【注释】 1. 匪石坚贞谁氏妻:匪石,指坚贞不渝的石。 2. 芳魂已逐杜鹃西:芳魂,这里用“芳魂”比喻妻子的魂魄。 3. 千里时悬关塞目:千里,形容距离遥远。 4. 百年空对远山眉:百年,表示时间长久。 5. 梳云掠雨饶妆点:梳云,比喻梳理头发;掠雨,比喻轻拂雨水;饶妆点,指增添化妆的点缀。 6. 泣月悲风叹粉泥:泣月,形容月亮明亮如泪;悲风,形容风吹的声音;叹粉泥,指感叹被风吹散的泥土。 7.
注释:高高的柳枝随风飘扬,莺鸟鸣叫声遍布御河堤。风吹着盛开的花朵飘落,花瓣落在马蹄上,散发出阵阵花香。 赏析:此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首句“高拂柳丝齐”,描绘了柳枝随风飘扬的景象,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第二句“莺声满御堤”,则描绘了莺鸟在河边鸣叫的情景,增添了一丝生机和活力。第三句“风送名花落”,则是将花开与风动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伾山屹如此,绝巘引新萝。 历落贪幽至,崚嶒策险过。 林峦森气色,桧柏郁嵯峨。 尽日登临晚,行行白石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