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震
诗句解释与译文: 1. 清明节,犹是峭寒时。 - “清明节”指的是春季的第三个节气,即寒食节。此时天气依旧寒冷。 - “犹是峭寒时”意味着尽管是清明时节,天气依旧非常寒冷。 2. 燕子来从前日早。 - “燕子”通常在春天迁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 “来从”表示这些燕子是从之前某个时间点来的。 - “前日早”意味着这些燕子来得较早,可能是因为春天较早到来。 3. 梨花开较去年迟。 -
【注释】 1.端阳: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2.小西湖:即杭州西湖的一个小名,西湖在杭州,故又称杭州西湖。 3.桑郎:指端午时节的酒,因有“五月天热人欲死,把酒望月情难耐”之感,所以用“桑郎”形容。 4.蔌(sù)惟新笋嫩于蒲:只有新鲜的竹笋嫩得比菖蒲还嫩。 5.新笋:初生的竹笋。 6.蒲:一种水生植物名,即菖蒲。 7.醉人扶:被酒醉的人扶着走。 【赏析】 词的上片写端午节的习俗
忆江南·端阳词其六 端阳节,记得在邗沟。沽酒竞夸金谷馆,泛湖争买木兰舟。歌吹几曾休。 注释: - 端阳节: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 记得在邗沟:记忆中的端午节,就在扬州的邗江边。 - 沽酒竞夸金谷馆:端午节时,人们会购买酒品,并争相赞美金谷馆的酒。 - 泛湖争买木兰舟:端午节时,人们也会乘坐木兰舟在湖上游玩。 - 歌吹几曾休:歌声和欢呼声从未停止过。 赏析:
译文: 端阳节,记得在瓜洲。 郭璞墓前风定处,江天寺里塔高头。 好看泛龙舟。 注释: 1. 端阳节:即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 2. 端阳节,记得在瓜洲:指的是端午节的时候,记得在瓜州(今属江苏省)度过。 3. 郭璞墓前风定处,江天寺里塔高头:郭璞是东晋时期的文学家、诗人,他的墓地在瓜州,墓前有一处叫做“风定”的地方,江天寺位于瓜州,寺内一座塔高耸入云。 4. 好看泛龙舟
忆江南·辛巳清明 其三 清明节,僻县也人忙。 十里红裙山子庙,一船春酒郭家庄。 处处菜花香。 注释: 1. 清明节,僻县也人忙:清明节,一个僻静的小镇上人们忙碌着。 2. 十里红裙山子庙,一船春酒郭家庄:在十里之外的山子庙里,一船春酒来自郭家庄。 赏析: 《忆江南·辛巳清明》是一首描绘清明节景象的词。作者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清明节时人们忙碌的情景,以及家乡的自然风光
这首诗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共三首。此为其中的第二首,描写了作者客居异乡,春末归途上所见的景色和感慨。 注释: - 花未开时客早归:意思是说在春天还没到的时候,他早早就离开了。 - 花开惜又与春违:意思是说看到花开了,却要离开去面对一个不美好的春天。 - 而今归去花虽好,已是飘零一半飞:意思是说现在虽然花儿已经开了,但是它已经不再完整,就像我一样已经失去了一部分。 - 风细细
【注释】 端阳节,指端午节。素梅娘,指屈原的妻子。几度魂销:几次使魂魄都销损了。数声吹彻玉箫长:几次被吹得玉箫的乐声穿透。好事最思量:最让人牵挂的是好事。 【赏析】 《忆江南·端阳词》是宋代女诗人朱淑真的作品。此词是词人于端午节思念故去丈夫之作。词中表达了对丈夫的怀念、对爱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词以“端阳”起笔,紧扣题目,点出时令,然后直抒胸臆,抒发自己对亡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诗句解释】 《归田乐引》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一首作品,其中“莫道囊羞涩”一句表达了词人的豁达和豪放。“大有青钱能买醉”则反映了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词人与朋友共饮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翻令主人赏真率”表达了词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最后两句则是作者的感慨之情。 【译文】 莫说囊羞涩, 大有青钱能买醉。 酒伴径相觅, 扣户讶先出,衔杯何处,闻在君家便阑入。
【注释】 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屋漏:指破败不堪的房屋;床床:指屋瓦破损的地方。 却今日:今天。 任生:任凭。 篱颓:篱笆倒塌。 三重茅:三层茅草屋顶。 恼天公:使老天生气。 或栖止:有的栖息在山上。 山中树:山里树木。 岸上牵船住:在岸边牵拉船只居住。 算:想。 海现晴虹:大海映照着晴朗的彩虹。 瓮馀浊酒:酒瓮里的酒还剩很多。 王谢旧时门:晋代王家和谢家的旧时大门。 【赏析】
【注释】: 百字令·九日王经三招饮 他乡重九,问何人、为送一卮酾醁。 正想佳晨拚剧饮,我友忽焉来速。 缕脍登盘,斫鱼供馔,好酒盈尊绿。 尊前何有,有丝有竹有肉。 久矣月夜花天,偷声减字,不听消魂曲。 今夕当筵闻妙技,顿解羁愁千斛。 若为吾歌,吾为若舞,狂态惊童仆。 屏间匿笑,满头乱插黄菊。 赏析: 这是一首写重阳节宴席的词作。上片开头三句点出“重九”二字,接着写友人来访。这两句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