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却今日、任生屋内,也无乾处。
四壁篱颓浑不葺,三重茅去凭谁补。
恼天公、昨夜又飘摇,桃花雨。
或栖止,山中树。
或岸上,牵船住。
算古来如此,君无太苦。
海现晴虹当户挂,瓮馀浊酒呼儿取。
试寻他、王谢旧时门,馀荒土。
【注释】
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屋漏:指破败不堪的房屋;床床:指屋瓦破损的地方。
却今日:今天。
任生:任凭。
篱颓:篱笆倒塌。
三重茅:三层茅草屋顶。
恼天公:使老天生气。
或栖止:有的栖息在山上。
山中树:山里树木。
岸上牵船住:在岸边牵拉船只居住。
算:想。
海现晴虹:大海映照着晴朗的彩虹。
瓮馀浊酒:酒瓮里的酒还剩很多。
王谢旧时门:晋代王家和谢家的旧时大门。
【赏析】
《满江红·柬开周》是南宋词人张元干的一首词。全词借咏史抒怀,抒发了作者对国势衰微、山河破碎之痛,并表达了自己欲效古人建功立业的愿望。
“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屋漏”是写自己的处境,“床床”是写杜甫当年诗中的名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这两句说,我如今也像杜甫一样,过着流离失所、贫困潦倒的生活,而杜甫当年曾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豪言壮语自励振奋,我却连一间屋子也没有,只有靠“瓮馀浊酒呼儿取”了。这里,词人用典贴切而自然,表现了自己穷困潦倒的境遇,同时流露出对国事的忧虑与无奈之情。
“屋漏床床,是杜老、当年诗句。”
“却今日:任生屋内,也无乾处”,上片歇拍后接下片。这两句的意思是,如今我虽然住在房子里,但已无立足之地了。这里的“乾处”即“乾地”,意指干燥、干燥的土地,这里暗喻自己的居处已无法居住了。这句词反映了词人因战乱流离,无处可归的苦况,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危亡、人民疾苦深切关怀。
“四壁篱颓浑不葺,三重茅去凭谁补?”
“四壁”指的是四面墙壁,“篱颓”则是指墙垣倒塌。这两句词的意思是,四周的墙壁都已倒塌,屋顶也失去了支撑,只剩下几块残砖断瓦。这里的“篱颓”和“三重茅去”都是用典,“篱”指篱笆,“三重茅”指三层茅草屋顶。这两句词反映了词人家园被毁、生活困苦的现实。
“恼天公:昨夜又飘摇,桃花雨。”
“恼天公”是抱怨老天爷,因为昨晚又下了一场大雨,使得房屋更加破旧。这里的“飘摇”是描写雨水落下的情景,而“桃花雨”则是以春天花开时节的景色来比喻这场暴雨。这两句词既表现了词人的愁苦之情,也反映了他对于自然灾害的无奈感受。
“或栖止,山中树。”
“或岸上,牵船住。”
“栖止”是停宿的意思,“岸上”是指岸边,“牵船住”则是指拉着小船停留下来。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在不同的环境中寻找庇护、寻求安全的愿望。这里的“或栖止”和“或岸上”都是用典,分别引用了杜甫《春望》中的诗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陆游《春日偶成》之一)以及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王勃《滕王阁序》)这两处都暗示了词人漂泊不定、四处流浪的状态。
“算古来如此,君无太苦。”
“算”在这里是指思考,“古来”则是指自古以来,“君无太苦”则是指不要过于悲伤痛苦。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历史的回顾与感慨,同时也传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与希望。
“海现晴虹当户挂,瓮馀浊酒呼儿取。”
“海现晴虹当户挂”是描述一幅美丽的画面,晴虹挂在天空,如同大海般美丽。这里的“海现”和“晴虹当户挂”都是用典,分别引用了苏轼《次韵章传道送春》中的诗句:“东风吹雨西风寒,却望青山觉路难。忽忆故人今总怪,等闲真个到渠山。”(辛弃疾《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人韵》)以及白居易《题浔阳楼》中的诗句:“青山隐隐水迢迢,春去江南草木深。”(白居易《琵琶行》)这两处都暗示了词人思念友人的心情。
“试寻他、王谢旧时门,馀荒土。”
“试寻”是尝试寻找的意思,“王谢旧时门”则是指昔日王家和谢家的旧时大门,而“馀荒土”则是指那些曾经繁荣昌盛、如今荒废的土地。这两句词表达了词人对于过去繁华岁月的回忆与感慨。这里的“王谢旧时门”与上片的“王谢旧时门”是重复的用词,但意义却截然不同。这里的“王谢旧时门”是借用古代贵族豪门的名字作为象征,而“馀荒土”则是指那些曾经繁华的土地上如今只剩下一片荒凉的景象。这里的“馀荒土”也暗示了词人对于历史变迁的感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