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诗句释义: 1. 梁儿添孙喜赋:“梁儿”通常指的是家中的男孩,而“添孙”即有孙子出生。 2. 七十筵开北海樽:指七十岁的老人庆祝孙子出生,北海樽可能是指一种酒器。 3. 才经两月又生孙:孙子出生仅两个月后再次迎来孙子。 4. 老夫正喜含饴弄:老夫(对年长者的尊称)很高兴自己可以像婴儿一样享受食物,这里指孙子的出生让他感到非常高兴。 5. 他日能兴通德门:期待未来孙子能够成就事业,兴旺家族
以下是对郑用锡《盂兰会三首·其一》的逐句释义、译文、关键词注释及赏析: 诗句原文与翻译 1. “中元肆赦事荒唐” - 词语解释: 中元是道教节日,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赦事是指皇帝颁布的赦免令,意味着减轻罪犯的刑罚。 - 翻译: (中元节)颁布了赦免的命令,但事情却显得荒诞不经。 2. “点鬼如何岁岁忙” - 词语解释: 点鬼指的是祭祀鬼神的行为,这里可能暗示了祭祀活动每年都在进行。
盂兰会三首 焰口家家说账孤,盘堆珍果酒盈壶。 若敖有鬼如真馁,博得酆都一饭无? 诗句释义 1. 焰口家家说账孤:描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即在盂兰会上,每个家庭都在谈论和祭祀。这种活动通常是为了表达对亡者的纪念和尊重。 2. 盘堆珍果酒盈壶:形容了宴会中食物的丰富,可能包括各种水果和美酒,这是为了供品祭时享用。 3. 若敖有鬼如真馁:这里的“若敖”可能指的是某个历史人物
注释:转眼间,时光荏苒,人世间的境遇变化无常,怎能说我的心思与当年一样呢?如今我已经变成了泥土中的一粒尘,我不再追求神仙的生活,只追求禅宗的智慧。 赏析:此诗以“戏作”开头,诗人以诙谐的语气表达了对时光易逝、世事变迁的感慨。颔联转折,由感叹人生易老,进而抒发出自己对名利的淡泊,以及追求禅心的决心。颈联进一步点明自己的志趣,不羡慕神仙,只追求禅宗的智慧。整首诗语言朴实无华,却寓意深远
注释: 在生长于蛮烟瘴雨中的家乡,槟榔并非是用以消食馈赠的礼物。 可惜衰老的牙齿已经毫无用处,但槟榔的味道还是值得品尝。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槟榔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槟榔在诗歌中象征着生活的艰辛与坚韧,也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诗人用“生长蛮烟瘴雨乡”来形容槟榔的生长环境,展现了槟榔独特的生长条件和生命力。接着,“非关消食馈槟榔”表达了槟榔并非仅仅是为了食用而生长
诗句释义 1 逍遥深院里 - 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深幽静谧的庭院之中,享受着悠闲自在的生活。"逍遥"一词常用来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而"深院"则强调了环境的幽静与私密性。 2. 一片读书声 - 这句描绘了在深院中,除了自然的声音外,更多的是书页翻动的声音。读书声是古代文人常见的生活场景,它象征着知识的追求和心灵的宁静。 3. 金石开环堵 - 这里的“金石”指的是坚硬如金或石的材料
【注释】 五陵:指长安附近的五个皇族墓地,即长陵、安陵、阳陵、茂陵、平陵。这里泛指权贵豪门。裘马:代指富贵显达的人。同学辈:同在朝中任职的官员。云龙:比喻朝廷中高官显贵。下上:地位的高低。日相亲:形容与权臣交往密切。那知:哪里知道?到老:到了晚年。交游:旧时朋友。落落:失意的样子。孤踪剩此身:只有自己形单影只地生活着了。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感慨之作。诗中的“叹老”二字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最爱安闲乐晚年”“人生何事被尘牵”是全诗的主旨句,理解这两处诗句要结合诗人生平经历及当时社会环境来分析,如“安晚”中的“晚”指诗人晚年。“人生何事被尘牵”一句中“尘牵”是诗人自况之词。“我今亦自称安晚”,诗人以自号“安晚”表达自己对官场仕途的看法,认为官场仕途并非自己追求的目标。“要与吾家作比肩”一句表明诗人要以自己的行为和成就为家族争光
新拟北郭园八景·其一·小楼听雨 南楼凭几坐,过雨又潇潇。 青灯夜有味,为予破寂寥。 1.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1. 南楼:指位于北方的楼阁,这里可能是指某个园林中的亭台楼阁。 2. 凭几坐:坐在栏杆边的桌子旁,形容静坐欣赏风景或思考问题。 3. 过雨又潇潇:经过雨水洗礼后,景色更加清新秀丽。 4. 青灯夜:指夜晚点着的灯光,常常在古代文人墨客中出现,象征着孤独和清高。 5. 为予破寂寥
第一首 姓氏编排各一行,先期觉路列灯光。 喧天箫鼓鱼龙舞,举国今宵尽若狂。 注释:按照姓氏编排成一行,提前感知到道路两旁有灯火通明。 喧天的箫声和鼓声中,鱼和龙在街道上舞动,整个国家都在今夜狂欢。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盂兰节前夜的热闹场景,人们早早地就做好了准备,迎接节日的到来。街道两旁的灯火通明,照亮了人们的脸庞。而那些鱼龙的舞蹈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整个城市都沉浸在狂欢的气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