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用锡
《丙辰元日》是南宋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新年伊始的喜庆景象和对新生活充满希望的心情。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蜗角蛮疆息战争: - 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地方。 - 战争:指争斗、冲突。 - 息战争:停止战争,和平共处。 2. 海隅又复岁时更: - 海隅:海边,引申为边缘之地。 - 时岁:时代,岁月。 - 更:变化,更新。 - 年复一年:形容时光流逝,每年重复。 3.
赏析: 这首诗以“有感”为题,通过描绘一幅生动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批判和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无奈感慨。 1. 第一句:“缃帙何曾富五车,稍能吟咏足豪华。” - 关键词:缃帙(古色古香的书本)、五车(形容书籍之多,如同五车之书) - 注释:这里用来形容读书人拥有的书籍之多,但并未能将其转化为知识或智慧,只是用来炫耀自己的学识。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揭示了那些看似富有学识的人
年华初度已清明,阴雨连旬尚未晴。 麦饭纸钱人上冢,提壶布谷鸟催耕。 可怜柳絮飞仍坠,又值秧针插未成。 为祝东皇香自爇,莫教物候误苍生! 诗词解读 1. 诗句释义: - “年华初度已清明”:指清明节刚过,春天的节气已经来临。这里的“初度”指的是春季开始,“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春季的第三个节气,通常与天气转暖、植物生长有关。 - “阴雨连旬尚未晴”:连续数周的阴雨天气还未结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及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注重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在此基础上作答。 “荐阶赠诗,再和元韵二首”,这是诗人自作的诗篇,作者在诗中倾诉了自己内心的感受,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社会以及国家的看法。 “如此头颅唤奈何”,颔联“如此”二字是全诗之眼,也是全诗之魂。诗人感叹自己的生命如秋后枯草,任人践踏;又似蚕丝到老已无多,无法挽回。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之情。
荐阶茂才小饮北郭园赠诗,和原韵四首 功深面壁已多年,一梦邱迟碎锦妍。 文选维摩承祖德,法书萧寺继前贤。 莲花入幕称佳士,鹤氅同舟望若仙。 曾伴词曹星使出,天涯衣钵待人传! 【注释】 1. 荐阶:推荐台阶。 2. 北郭园:在今天的北京市西城区。 3. 邱迟:古代的文学家。 4. 文选:这里指的是《文选》。 5. 维摩:佛教经典《维摩诘经》中的主角。 6. 萧寺:寺庙。 7. 莲花:指荷花。 8
七年书剑感飘零,今日相逢水上萍。 折柬相招来旧雨,衔杯无语怅晨星。 才如曲逆贫非病,人是次公醉亦醒。 此别为君操左券,应从千佛列名经。 注释与赏析: - 七年书剑感飘零:指经历了七年的动荡和战斗之后,诗人感到自己的事业和生活都变得不稳定和漂泊无依。 - 今日相逢水上萍:诗人在今日偶然重逢旧友,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一样难以抓住,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无奈的哀愁。 - 折柬相招来旧雨:通过收到朋友的邀请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它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并且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在分析之前,我们已经知道这是一首四言诗。接下来,我们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丘园养拙拜经神 - 这是第一句,描述了诗人在一个丘园(山野之地)中修养自己,以追求学问。这里的“养拙”意味着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品德,而“拜经神”则是指向经典学习,寻求智慧。 2. 敢比躬耕郑子贞 - 第二句
【解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谁人能挽狂澜,乾坤醉里看”,是写诗人在送别的宴会上,面对眼前这位才德俱备的友人,感慨万千;颔联点出“我”和“你”的不同处境,表达了作者对“你”的期望和嘱托;颈联“得供菽饭知非易,说到薪传大是难”,是说只有当了官才能给老百姓以菽饭(粮食),但要想做到薪传(指代传授学问、技艺)却非常困难;尾联“文章我愧尚推韩”,是说自己的文章比不上韩愈,但仍然要勉力为之。 【答案】
诗句:蒲酒觞开览揆辰,此生修短本前因。 译文:我打开了酒坛,斟满了美酒,放眼望去,人生短暂,一切皆为前因所致。 注释: - 蒲酒:以蒲草酿成的美酒。 - 觞开:打开盛酒的容器。 - 览揆辰:观察天象,以期占卜未来。 - 修短:寿命长短。 - 前因:过去的经历和原因。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生命短暂和命运由来的认知的诗。通过饮酒并凝视天文星辰的行为,诗人试图寻找生命的真谛和存在的意义
解析: 自叹 劳劳世事欲何为,自古名流志不羁。 快意每耽丝竹肉,遣情或寄画书诗。 迂拘似我全无用,懒拙教人共笑痴。 只有一经聊独守,平生端未负须眉。 译文: 在这个世界上,我常常感到困惑和无助,不知道该做什么才好。自古以来那些有名望的人,他们的志向都是不羁的。 我总是沉迷于音乐、舞蹈和美食之中,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有时,我会通过画画或者写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