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堪
唐多令 高柳暗藏鸦。池塘试听蛙。丽樵边、戍鼓休挝。佳景正逢樱笋候,人半醉,泼新茶。 宿酿不须赊。婆娑烛影斜。叹吾衰、种故园瓜。羊仲支颐求仲笑,无好梦,到京华。 【注释】 1. 唐多令:词牌名。 2. 乌鸦(乌鸦嘴):指运气不好。 3. 樱笋(yīngsǔn):樱桃树的嫩芽。 4. 宿酿:隔夜酒。 5. 支颐:用手托着下巴。形容沉思或发愁的样子。 6. 羊仲:春秋时晋国大夫羊舌赤。支颐求仲笑
诗句: - 雁字起江干,红藕花残。 - 月明昨夜照更阑,酒醒忽惊秋色近,回首长安。 - 零落晓风寒,乡梦须还。 - 凤城衰柳不堪攀。 - 木落秦淮人欲去,无限关山。 译文: - 一群大雁从江边飞过,红花已凋残。 - 昨晚月光皎洁,洒在船边,直到深夜。醒来时,秋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我不禁想起故乡。 - 寒风凛冽,晓霜初降,让人感到凄凉。家乡的梦让我无法抗拒,我想回到那里。 -
【注释】 却:使,让。万壑千岩:形容山多。回合处:回旋的曲折之处。嶙峋(lín xún):山石重叠不平的样子。宠辱:指富贵和贫贱。卢生:唐李肇《国史补》卷下:“李白自言:‘卢前、白后,上朝为相,暮隐为医。’” 【赏析】 此词写于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时作者任秘书省正字。 起句“幽涧却红尘”,以幽深的山林与尘世隔绝来反衬自己仕途坎坷,宦海沉浮。“石上长留草木春”,以“石上草”
【解析】 此诗为词人于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秋日,在金陵与友人话别时所作。上片追忆当年行踪飘泊,游历梁、宋、江淮一带的艰难历程以及当时的豪饮之乐。下片抒发对名山胜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忧患的感慨,表达了作者渴望摆脱困境、归隐山林的愿望。 “似仙人”句——像仙人一样,逃避劫难,保有余暇。天意:上天的安排,也指命运。 “记”一作“念”。 “薄游”二句——我多次游览了梁、宋、淮河以南地区。
念奴娇 · 立夏日同友人集王丹麓斋中 满天飞絮,正夏初临也,晴和时节。嘶断玉骢斜照里,乱扑银鞍如雪。竹粉新含,蜂黄渐褪,巧剪雏莺舌。先裁白苎,楝花开后微热。 注释:此时正值初夏,天气晴朗和煦,满天空飘着纷飞的柳絮。马儿嘶叫着在夕阳的映照下奔跑,它们银白的马鞍被柳絮打满了雪一般洁白的斑点。竹粉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蜜蜂的黄色渐渐褪去,小燕子正在巧妙地剪着雏燕的舌头。我们首先裁制白色苎麻
【注释】:盼芳洲:盼望在美丽的洲渚上。白蘋:白色的浮萍。“有”:领起下文,意为“有……多少”。几许,数量少。“分绕绿溪幽”:分外环绕着绿水之旁的幽深之处。“树老藏鸦”,树木苍老,乌鸦隐藏其中。“芦深避雁”,芦苇茂密,大雁躲避其下。“渔歌唤起沙鸥”:渔船的歌声响起,唤醒了沙洲上的鸥鸟。“梦随一枝短橹”:梦中跟随一只小舟划行。“睡过了、枫叶伍塘秋”:睡过了枫叶满塘的晚秋时节。“怪煞西风”
【注释】 ①秋水轩:在苏州沧浪亭内。②柬檗子、青藜、湘草、古直:都是指苏轼的友人。 ③帆影舒还卷:帆影,船帆。舒卷,张舒与收起。 ④谁留谁遣:是说船帆随风舒卷自如,没有人来挽留,也没有人要送它走。⑤桑柘垂檐禾◇亩:桑树和柘树的树荫垂落在屋檐下,田里的庄稼已经成熟,露水滋润晶莹。 ⑥邻屋采一筐秋茧:邻居家摘了一篮子秋茧。⑦纶竿:钓鱼用的钓竿。⑧水痕收沙嘴寒潮浅:水痕逐渐消失,沙滩上的潮水也退下去了
雪客秋水轩晓坐,柬檗子、青藜、湘草、古直。 小阁书千卷。恣搜探,牙签曾叠,烟排墨遣。五夜漏沉还入奏,露拂旌旗微泫。 骆役苦脚跟重茧。三十八年簪笏旧,冠◇班,侪辈资都浅。方叔在,壮猷展。 晏婴曾以其君显。让先生,老成医国,今之仓扁。弱女绣奁多爱惜,归送何时牵犬。 禽何累,谁人能免。清庙明堂涂已罢,纪都尔,盛事追尧典。词更快,借并剪。 注释: 金缕曲·雪客秋水轩晓坐 金缕曲:一种古代曲调名
【注释】 秋水轩:指金代文人元好问(1119—1175)在山西晋中榆次县所建“清乐堂”中的书房,名“秋水轩”。 柬檗子:元好问的号。 青藜:古代的一种草名。 湘草:即湘妃竹,生长在湖南一带。 古直:指元好问自己,他自号古直斋主人。 鱼直蘧偏卷:指元好问的字。鱼直为字,蘧偏卷为号。 但传闻、锋车绣斧,重臣分遣:只听说有皇帝派来的使者和官员来视察工作。 杼轴空时民力尽,寡妇秋原泪泫
【注释】 ①槐市:指京城集市。②长杨:宫名,在长安。③至尊:指皇上。④藜杖火:用藜木做的拐杖燃烧的火把,表示辞官退隐。⑤匡诗:韩愈曾为宰相郑余庆作《荐士》诗,后因称韩文为“匡诗”。⑥瀛洲院:唐长安城有瀛洲苑,是皇家园林。⑦蓬莱殿:指皇帝居住的宫殿。⑧桥山:指传说中的黄帝陵墓,故址在今陕西省黄龙县西北。《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崩,葬桥山。”⑨银海:形容天河。⑩霜如练:形容秋霜洁白如白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