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堪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贺新郎·题汪端画》。 译文: 春天来了,东风却吹走了柳絮和海棠花。一片落花,让人无法拈起,只能随风飘散。谁能够理解我的愁怀,就像那漠漠的天空,无声无息却又无处不在。绣花针在刺绣时无心分出五色,只能看到针尖在纸上留下痕迹。我反而感到烦恼,因为养娘(即妻子)的脾气不好。 鸳鸯在溪边掠过,只听见风声悄语,半遮帘幕。她的腰肢本来就很瘦,最近觉得更弱了。梳短鬓,懒得随时整理
【注释】 畴昔:昔日。 词家:诗词作家。 烽烟:古代边防报警时燃放的烟火。 故人:老朋友。 白杨萧飒:形容秋天树木的萧条景象。 离黍迷蒙:形容秋风萧瑟,草木摇落的景象。 天壤(ráng):天地之间。 坐看:指闲居无事。 川流泻东:指长江向东流去。 全无绪:完全没有心思。 矮檐曝背:在屋檐下晒衣服。 雪吟花醉:指赏雪吟诗、饮酒作乐。 蠹简:书蠹,指藏书。 吾师河上公:以河上公为老师。 彭城三老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1. 远嶂云千叠:远处的山峰被层层叠叠的云雾覆盖,仿佛连绵不绝。 2. 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望向层峦叠嶂,空中烟雾缭绕,时隐时现,如同明灭不定的光芒。 3.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在山巅有清泉从石缝中飞泻而下,清凉无比,能让人感到凉爽。 4. 石锁处、溪流如咽:在岩石的锁链处,溪水流动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被压抑着。 5. 下有衫松迷小径,挂潺湲
沁园春是一首词牌名,“已卯冬日寒斋感兴”表明这首词的标题,而“有美一人”则是诗词的内容。 诗词原文: 有美一人,特地钟情,愁城病魔。向迷楼芳草,闲寻堕珥,竹西明月,缓度轻歌。若个能怜,从前是恨,半掩残缸卸绮罗。支馀梦,怅洗脂抹黛,密约蹉跎。 欣逢才子来过。正三五清光分外多。喜同心钿合,黄金可铸,并头银蒜,锦幔成窝。教鹊为桥,呼鸳作枕,今夜双成唤奈何。眉痕细,倩词场彩笔,画远山螺。 诗词注释:
【注释】 1、客老蓟门:指作者在蓟门居住,客居他乡。 2、筚篥城头:指在蓟门的城头上吹奏筚篥声。筚篥是一种乐器,用竹管制成,形状像笛子,但比它长,有四孔。 3、顿起悲风:忽然起了一阵悲凉的秋风。 4、晓餐入直:早晨进宫当值。 5、沙飞浩浩:指黄沙飞扬。 6、暮还休沐:傍晚退朝休息,沐浴更衣。 7、霾暗蒙蒙:指天气阴沉。 8、虎观:指东汉光武帝刘秀在长安南宫设立的白虎观讲经的地方。 9、凤城
垂柳风斜。隔墙黄蝶,吹入人家。客散旗亭,燕离芳榭,多似杨花。 注释:柳树的枝条随风倾斜,黄色的蝴蝶被风吹过,飘进人们的家中。客人散去后,旗亭空荡,燕子离开了美丽的庭院,就像那漫天飞舞的杨花(杨絮)。 频将浅碧笼纱。须好护、幽兰吐芽。问酒情深,寻花病懒,泪上琵琶。 注释:多次用浅绿色的纱笼着兰花,必须好好保护它们的生长。我深深地怀念酒意,寻找花朵却感到病弱无力,泪水涌上了琵琶
【注释】 潇湘:湖南的别名。故人:旧友。虎丘:在苏州,有著名的虎丘塔和虎丘寺等名胜古迹。竹亭:为游人观赏风景而建的小亭子。玉和甫:诗人的字。元韵:原韵。“元”是韵部名称,这里指原韵。 【赏析】 这首词以写景为主,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虎丘的美景。 上片起首两句,先点明虎丘竹亭所在之境:“清阴如幄,修簧拖冷翠。”这里的“清阴”,即清凉的树荫。“修簧”,即修长的琴弦
念奴娇 · 送幼光还白门同仲驭二调 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 注释: 1. 屐痕带雪:穿着的鞋子在雪地上留下了痕迹。 2. 茶灶(zào):煮茶的地方,这里指煮茶用的炉子。 3.
沁园春·已卯冬日寒斋感兴 怀庆城东,竹树清阴,亭馆初开。荼蘼架压,丛花铺雪,湘筠角小,新笋惊雷。三里平芜,千里夏木,云气堆浓王屋隈。寻幽径,似南京犀浦,如豆青梅。 使君却费尊罍,叹解俎盘桓真快哉。喜林泉位置,手芟杨柳,宾朋啸咏,杂坐莓苔。屐齿泥深,帽檐红落,还与殷勤劝酒杯。银蹄滑,笑诸公高兴,冒雨归来。 【注释】 (1)已卯:宋孝宗乾道六年(1170年),作者时年25岁。 (2)茶蘼(mí)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意,赏析作者感情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情感,体会诗歌意境,同时注意诗句中的关键意象、诗句所运用的手法,分析其表达的情感。此诗为辛弃疾在金兵占领北方时所作的感怀之词。“时值严寒,木叶无多,争陨飘风。”首句写冬日景象:寒冬时节,草木凋零,落叶纷纷。这里“争”字用得传神,把树叶与飘风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