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

念奴娇 · 送幼光还白门同仲驭二调

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

注释:

  1. 屐痕带雪:穿着的鞋子在雪地上留下了痕迹。
  2. 茶灶(zào):煮茶的地方,这里指煮茶用的炉子。
  3. 枫林(fēng lín):枫树的树林。
  4. 徙倚(zhú yǐ):徘徊不定的样子。
  5. 主簿祠(bù shòu jī):官署中主管文书的小官舍。
  6. 生公石(yì gōng shí):山崖上的一块大石头。
  7. 崩壑(bēng hè):山坡沟壑。
  8. 销沉:消沉、衰落。
  9. 晋代风流:晋朝时期的文人雅士。
  10. 吴宫花草:指苏州园林中的花草树木。
  11. 塔影斜阳后:塔的影子在夕阳下显得格外清晰。
    赏析:
    此词作于作者离开杭州回湖州时。全词通过描绘一幅幅美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

“屐痕带雪,看千人坐上,苔纹似绣。”这几句词描绘了作者回到家乡时的所见所感。他的鞋履上带着雪花,仿佛是踏着雪地而来。当他走进人群,看到那些坐着的人,就像坐在一幅精美的刺绣地毯上一样。这里的“苔纹似绣”指的是地面的青苔如同绣花一般美丽。

“茶灶枫林随意歇,徙倚好娱清画。”这两句词继续描述了作者在茶炉旁休息的情景。他可以在枫树林中随意地休息,享受着宁静的时光。这里的“清画”可以理解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或者自然风光画。

“主簿祠荒,生公石老,崩壑疏寒宝。”这三句词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家乡的景象。主簿祠已经荒废了,生公石也变得古老,但那深壑之中的松柏依然挺拔,透露出一种坚韧的气息。这里的“疏寒宝”可以理解为松柏在寒冷中依然挺拔,犹如珍宝一般珍贵。

“销沉霸业,尚传神虎悲吼。”这几句词表达了作者对历史沧桑的感受。尽管曾经的霸业已经消散,但那些英雄豪杰的传奇故事仍然被人们传颂。而神虎的悲吼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沧桑。

“麋鹿群走苏台,阖闾葬处,宿莽浓烟凑。”这几句词描绘了苏州城的历史遗迹。麋鹿群在苏台上自由地奔跑,而阖闾的葬身之处则被茂盛的杂草所覆盖。这里的“宿莽浓烟凑”可以理解为茂密的草丛和烟雾交织在一起的场景。

“谁划剑池通海眼,铁壁千寻决溜。”这两句词描绘了苏州城外的剑池。据说有人曾用宝剑劈开过它,使得海水流入大海。这里的“铁壁千寻决溜”可以理解为剑池像一道坚固的城墙一样,让水流无法逃脱。

“晋代风流,吴宫花草,塔影斜阳后。短箫横笛,墓前明月依旧。”这两句词描绘了苏州古城的风貌和历史遗迹。晋代的风流人物、吴宫的花草树木以及斜阳下的塔影都历历在目。这里的“墓前明月依旧”可以理解为墓地前的月亮依然明亮如初。

此词通过对家乡美景和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展示了苏州古城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的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