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尔堪
春光已至,早春时节,红杏花已将老去。屋角的辛夷花开得含苞欲放,一片片花瓣在春风的轻拂下轻轻摇曳。一夜之间,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气息,吹散了寒冷的冬日余威,带来了温暖和生机。 远离尘嚣,独自居住在山林之间,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和污染。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丽。周围的竹林溪流也显得生机勃勃,青苔覆盖在湿润的地面上,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不要紧闭柴门,以免隔绝了与外界的联系
【注释】 萧寺:佛教寺院。 长夏:夏天的末尾时节,即初秋。 搊笋舞蔗:用竹竿挑着甘蔗跳舞。 浮云怜世态:形容世事变迁像漂浮的云彩那样变化无常。 嬉笑深于怒骂:指嬉笑比怒骂更深沉。 余生飘泊处,画船移、百幅乌丝写:指自己一生中漂泊不定,如同画船上的诗篇一样多。 差意气,轹颜谢:表示遗憾和不满,脸都气歪了。 鹅黄新酿酣将泻:形容酒如鹅黄色的新酿一般,正美而未尽。 婆娑:轻盈飘逸的样子。 鄂公祠庙
【注释】 点绛唇 · 题画:这是一首咏画的词。词的上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下阕则通过写词人的隐居生活来衬托出画中景色的幽美。 新绿无边:一片碧绿的树林。 结茅欲傍长林住:在树旁搭个小草棚,打算在那里过清静的田园生活。 钓船归去:渔船回家去了。 家在烟生处:家就在那袅袅升腾的炊烟之中。 不是高人:指词人自己,“高人”即高雅之士,这里借以自喻。 肯走荒村路:是说不愿到荒凉偏僻的地方去。 深深渚
【注释】 ①凤凰台上忆吹箫:作者自注:“李商隐诗:‘凤尾香罗薄,鸡肠翡翠寒。’” ②研露堂:作者自注:“在西湖之西。” ③愚谷:指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此处借指自己。 ④徐庶、刘禅:徐庶是三国时魏国名士,曾为刘备献计;诸葛亮是蜀汉丞相,刘备三顾茅庐请他出山,后因故离开。刘禅即刘禅,蜀汉后主。这里以徐庶、刘禅自比,表明自己的志向。 ⑤袍寒有赠:作者自注:“东坡有诗
注释: 1. 郎是金台旧客:郎,指诗人的情人。金台,指代金城公主所居住之地。旧客,即旧情人,这里指旧时的恋人。 2. 误人锦瑟华年:误了青春岁月。锦瑟华年,用来形容美好的时光被浪费。 3. 臂上香痕频怨别:臂上,指胳膊上。香痕,指身上留有香气的痕迹。频怨,多次怨恨。怨别,因离别而怨恨。 4. 泪珠滴透红绵:泪珠,眼泪。红绵,红色的棉絮,这里借指棉花。滴透,指泪水滴到了棉絮上。 5. 愁把青铜频照
【注释】 点绛唇:词牌名,又名“凤衔杯”。双调,六十四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韵。 夏昼初长:夏日白昼渐渐变长了。 园林新摘枇杷熟:在园林中刚采摘到的成熟的枇杷。 晓莺寻宿:早晨的黄莺寻找栖息之处。 爱我垂杨绿:爱那垂柳的绿色。 小小江村,芳草眠黄犊:“小小的”江村里,青青的草地里有一头小黄牛正在打盹儿。 溪流曲:曲折的溪水。 客来茅屋,索酒忙童仆:客人来了,忙不迭地准备酒菜招待他。 【赏析】
这首诗的注释如下: - 沁园春:一种词牌名,通常用来表达对自然景观或人事的情感。 - 悲哉为情:表达了作者因情感而产生的悲伤。 - 风日高寒,忽已深秋:描绘了季节的变化和天气的寒冷。 - 见绕篱隙地,草生卷耳:描述了草丛中的景象,卷耳是一种特殊的草,这里用来形容草地的美丽。 - 近墙修竹,蔓引牵牛:描述了竹子的生长状况,牵牛是指攀爬在墙上的藤类植物。 - 草木无知,诗篇有恨,半是凄凉半是愁
【注释】绿杨:杨柳。柔绪(róu suàn):柔软而细腻的感情。春蚕:春天里吐丝的大蛾。独怜:特别爱怜,特别喜欢。堤草:水边或河堤上的草。豆蔻:初夏开花的植物名。单衫:单薄的衣服。碧天:湛蓝的天空。涛笺锦字:指书信。何由寄:怎么可以寄托呢?弹红泪:用红色胭脂画成眼泪。小印:小印章,指信封。痴梦:迷醉的梦。浑如燕子:就像燕子一样轻快地飞舞。 译文: 在杨柳的影子里,清晨的云霞酣睡着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刘克庄的《满庭芳 · 丁未九日,芜湖赭山登高,有怀里中诸友》。全诗如下: 铜狄迷烟,金茎泻露,壮怀今已无成。西风摇落,老大倍关情。回首蓬莱万里,青藜焰、只剩枯檠。千秋后,谁知我者,惟有曲先生。 心惊。秋浪发,鲸吞鼍吼,水上横行。望蟂矶突兀,犀浦分明。遥忆茱萸插罢,都尝遍、香稻黄橙。孤踪在,江城客馆,醉卧月三更。 注释: 1. 铜狄:指铜制的炊具等器物,烟雾弥漫其中。 2.
诗句解读与赏析 上西楼 - 地点: 西楼。通常指古代建筑中位于高处的楼阁,此处可能象征着一个高远或清静之地。 寒夜闻雁 - 季节: 冬日。雁是候鸟,冬天南迁,秋天则北飞,因此“冬来”和“秋去”都暗示了季节的变化。 - 自然元素: “寒夜”和“雁声”,营造了一个寂静而寒冷的夜晚,雁叫声在静寂中显得尤为清晰。 荻老荷稀 - 植物: 荻(一种水生植物,叶子细长)和荷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