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
戌溪道中 寒潮高于埭,黄流濯西河。 人牛力俱壮,相与冲流过。 潮落势叵御,转棹依丘阿。 暮霭起平楚,阴云翳寒莎。 夜分潮复上,橹声相轧摩。 大江渺无津,不知身在何。 馀生一虚舟,兀然听风波。 吾亲白云下,况尔方卧疴。 远游非吾事,归矣毋蹉跎。 注释解释: 戌溪道中:戌溪的河流。戍溪:一条水流。 寒潮高于埭:形容河水上涨,水淹没了河堤。 黄流濯西河:黄水冲刷着西河。 人牛力俱壮:人
吴参议达观斋 你难道没看到大鹏和鸒鸠,它们都逍遥自在。 又难道你没见到大椿和朝菌,都有长短之分,最终都会走到尽头吗? 更何况秋毫之于泰山,都是渺小;寿夭之子彭祖,也是短命。 漆园的老子超越了众人,虽然立论奇特,但并不是矫揉造作。 凫胫长而鹤胫短,蛮触之国也可以成为战场。 誉尧非桀两置之间,读书博学的人也都失去了羊性。 世人颠倒名利途,争分夺秒,攀比不休。 河伯惊于北海若,井蛙醯鸡又何足称道。
这首诗描述了姜子谦在於潜(今浙江杭州)的生活和工作经历。首联“处则有超莲,出则将哦松。”意为姜子谦无论是在官场还是在民间都如莲花般超然脱俗,无论何时都在吟咏松柏。 颔联“眉宇无一尘,出处皆雍容。”描绘了姜子谦的风度和气质,他的眉宇间没有一丝尘埃,无论身处何处都能保持从容不迫的态度。 颈联到尾联则通过比喻和寓言的形式来赞美姜子谦的品质和才华。例如,“君看妙莲华,本出污泥中。”这句诗以莲花为喻
【注释】 1. 内弟:妻子的兄弟。2. 幼而敏:小时候聪明敏捷。3. 抗志:立志高远。4. 决科:科举中举。5. 一行:指汪去伪,即汪遵。6. 曹掾:汉末至三国时,地方长官属吏皆称掾,因以掾为官吏之称。7. 舌在如命何:意思是说如果能够做官,那么舌头还在呢,又有什么用?8. 通籍:入仕。9. 艰阻:困难重重。10. 蹉跎:耽误,拖延。11. 外家:指岳父岳母的家,这里指作者的妻家。12. 羲娥
【注】次韵蒋德要三径居山或称囚,得闲乃赋谪。 我方乐静退,来作三径客。 西山致朝爽,膏肓在泉石。 况当秋空净,万里看一碧。 译文: 居住在深山中或许被称为囚禁,得到闲暇时间便赋写被贬的境遇。 正高兴着退隐的生活,来做那隐居山林中的客人。 西山使早晨的空气清爽,治疗疾病的药石在泉水和石头之间。 更何况此时天空晴朗无云,万里之遥也只看到一片碧绿。 赏析:
【注释】 夫君静而敏,人十己则千——丈夫安静敏捷,十个人的智慧就如一千个人。 读破万卷书,操笔思涌泉——读过很多书,写作文时如泉水般涌出。 古事与今事,一一探本源——古代和现代的事情,都要探究其根源。 蚤蜚场屋声,作吏志益坚——早年间考中科举,做官的志向就更为坚定。 朅来上清班,汉庭谁在先——忽然来到朝廷担任官职,汉朝时期有谁在先。 雍容行秘书,史馆躬椠铅——从容地行走在秘书省,亲自书写铅字。
这首诗是苏轼在江外与友人相会时的即兴之作。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次韵六和塔秀江亭璧闲留题 江外参差列万山,我家深在万山间。 好山正不用钱买,但要未老身先闲。 译文: 长江之东的山峰参差不齐,排列成万座山峰。我家就在这万峰之间,非常隐密。 美好的山峰不需要花钱就可以欣赏到,但要想真正领略它的美,就必须趁自己还没有衰老的时候去游览。 长江之水比愁绪还要少,但是江水能回旋,愁绪就难以消除。
这首诗是送别陈君举舍人东归的。全诗以“皇天生人物,千载非偶然”开篇,表达了对陈君举舍人的深深敬仰和赞美之情。接着诗人以“冲和兼万人,始得一英贤”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陈君举舍人的非凡才能和卓越品质。 在诗中,诗人还多次提及陈君举舍人的品质和才华,如“文阵蚤奔放,气欲摩青天”、“闻道更独早,自言若队渊”、“出登龙虎榜,径上鹓鹭联”等,都是对他才华和成就的赞美之词。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的准确运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击破。这是一首七绝,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每句押韵,中间有四组对仗。前四句为“江西李君千能能和墨及画梅艮斋许以三奇而诗非所长也”,其中“江西”、“能能”是地名、姓氏;“和墨及画梅”指绘画;“艮斋”是人名;“长”是形容词后缀,表程度;“三奇”指三种才能,即:诗、书、画
卢国华,字华。 卢侯场屋声,天马腾渥洼。 意为:卢侯的才华和名声如天马般腾飞。 残膏沾后人,奇芬吐天葩。 意为:他的才华和名声如同天花般灿烂。 来踏九陌尘,去种河阳花。 意为:他来到京城后,留下了深深的影响。 向来再去国,盛山建高牙。 意为:他离开朝廷后,曾在盛山修建了一座高塔。 平生长者誉,静笃语不哗。 意为:他一生都得到了人们的赞誉和尊重。 古井绝微波,璞玉无纤瑕。 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