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仙伦
重唤松江渡。叹垂虹亭下,销磨几番今古。依旧四桥风景在,为问坡仙甚处。但遗爱、沙边鸥鹭。天水相连苍茫外,更碧云、去尽山无数。潮正落,日还暮。 译文:再次回到松江的渡口。感叹着垂虹桥下的景色,已经消磨了几代了。依然保持着四桥的风景,不知苏东坡现在何处。只留下了他留下的遗爱,沙边的鸥鸟和白鹭。天空与水面相连的苍茫景象,更远处还有无数碧绿的云层。潮水正在退落,太阳也快要西下。 赏析
【注释】 1. 贺新郎:词牌名。又名“凤衔杯”、“锦带书”、“大吉”、“花犯”“绿芜城”“瑞龙吟”等。2. “赠建康郑玉”:指作者与友人郑玉在建康(今南京)相聚时,作此词以赠。3. “脱籍”:摆脱娼家身份。4. “叹尘缘”:感慨世俗情缘未了,自己飘零被春天留住。5. “胭脂坡”:泛指妓院或妓楼。6. “成甚心情意绪”:有什么可高兴的呢?7. “生怕”:唯恐,恐怕。8. “梨园歌舞”
诗句原文: 西风何事,为行人扫荡,烦襟如洗。垂涨蒸澜都卷尽,一片潇湘清泚。酒病惊秋,诗愁入鬓,对景人千里。楚宫故事,一时分付流水。 译文注释: 西风吹过,仿佛为远行的旅人扫去了心中所有的烦恼和疲惫,使得他的心情变得清爽舒畅。眼前的景色如同被垂挂的江水洗净一样清晰明亮,一片宁静与清新。诗人因饮酒过量而引发了秋天的不适,再加上诗歌带来的忧愁,让头发渐渐花白,面对眼前的风景只能遥望远方的朋友
【注释】 念奴娇 · 其二感怀呈洪守:念奴娇,词牌名。 吴山青处,恨长安路断,黄尘如雾:指作者怀念故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却身在建康(今江苏南京)。 荆楚西来行堑远,北过淮堧严扈:指作者由江左(长江中下游一带)南下,经过荆楚地区。 九塞貔貅,三关虎豹,空作陪京固:言中原沦陷,国土不保,有如“九塞”的边地,无“貔貅”(猛士)之守护;有如“三关”,即函谷关、武关、萧关,被“虎豹”所占据。 天高难叫
诗句释义: 1. 征衣薄薄不禁风。长日雨丝中。 - 征衣薄薄:穿着薄弱的衣物,指旅途劳顿。 - 不禁风:无法抵挡风吹。 - 长日雨丝中:在长时间的细雨中。 2. 又是一年春事,花信到梧桐。 - 又是一年春事:又一个春天来临。 - 花信到梧桐:花开的预兆出现在梧桐树上。 3. 云漠漠,水溶溶。去匆匆。 - 云漠漠:天空中的云层稀疏而暗淡。 - 水溶溶: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 - 去匆匆
《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是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词逐句的解释: 1. 艅艎东下,望西江千里,苍茫烟水。试问襄州何处是,雉堞连云天际。叔子残碑,卧龙陈迹,遗恨斜阳里。后来人物,如君瑰伟能几。 - 艅艎(tú):船。东下:向东航行。向西看,西江千里,一片苍茫烟水迷蒙的景象。 - 试问:试探着询问。襄州:今湖北襄阳市。何处是:指襄州的具体位置在哪里。 - 雉堞(zhì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先通读全诗,整体理解把握诗歌的主题和诗人情感再结合注释翻译为现代汉语,并分析诗歌的内容、主题、情感及手法。“小队停钲鼓。向沙边、柳下维舟,庆公初度”意思是:队伍在停息锣鼓声中,向沙岸柳荫下摆船停泊,庆贺您刚刚度过生日。“平尽群蛮方易镇,此事多应有数”意思是:平定了各地蛮族,这正合于您的福气,这是天赐的良机,事情必然要成功
快阁东西,鸥边问、晚晴可喜。鸥解语、既盟之后,两翁曾倚。笛弄惯听黄鲁直,履声深识徐渊子。添我来、相对两忘机,真相似。也不种,闲桃李。也不玩,佳山水。有新诗字字,爱民而已。一片心闲秋水外,三年人在春风里。涨一篙、江水送归鸿,明朝是。 注释:在快阁东边西边,问那晚晴天气怎么样令人欣喜?因为与鸥鸟结成盟约而结为朋友的你我二人曾经相互依仗着倚靠彼此。听到笛声总是熟悉黄庭坚的吹奏技巧
诗句释义: 1. 天上张公百尺楼,眼高四海气横秋。 - 这句描述的是一幅壮丽的天际线景象,张公指的是历史上的名将张巡,他以英勇善战而著称,这里可能是用他的事迹来象征楼上的视野广阔和气度非凡。 2. 只愁笑语惊阊阖,不管栏干犯斗牛。 - “笑语惊阊阖”中的“阊阖”是指古代传说中的天门,这里可能指天上的门或天的象征。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壮阔景象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世间纷扰的忧虑
【注释】 东风:春风。秦楼:古时歌妓聚居之处。管:不管。芳树:盛开的花朵。雨初晴:春雨刚刚停歇。黄鹂:鸟名,这里指黄莺。三两声:形容其叫声稀少。海棠花:落叶灌木植物。已谢:已经凋谢了。知他归不归:知道他们是否回来了。 【译文】 春风吹走了春天的气息,吹过了秦楼,那里没有人管着。盛开的花朵在雨后刚刚露出笑脸,黄鹂鸟三两只在树边啼叫。 春天的花儿已经凋零,春天的美好时光也即将结束。只有牡丹花还在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