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蕃
风人伐木歌,咏写求友声。 也有《脊令赋》,月迈日征期。 平时朝夕居,一旦离别情。 何须著此情,作诗兼轴盈。 怪来担肩重,忘去破橐轻。 时时披一展,绝胜五色盲。 今日复何日,霜檐晓争明。 青天尽开露,如见心目诚。 鄙夫独何为,似觉幽忧侵。 缅怀平生游,多留定王城。 晨出湘雾湿,夕归湘浪平。 王滕唱酬诗,我亦滥一名。 别之今几何,秋枯复春荣。 素书渺不来,叹我无鱼烹。 要赓旧贻诗,饾饤仍经营。
诗句注释及赏析 朝昏困薪水,寒暑念裘葛。 - 注释:早晨和黄昏时分都在为生活奔波,无论寒冬还是酷暑,总是思念穿着皮衣和穿毛织品。 - 赏析:诗中的“朝昏困薪水”与“寒暑念裘葛”反映了诗人在朝政或官场上的辛苦与忙碌,以及季节更迭时身体感受的冷暖变化。这种描述体现了诗人对生活艰辛的真实感受。 度日少复佳,此岁又已卒。 - 注释:每天的生活过得还不错,但新的一年又要结束了。 - 赏析
我们逐句解析这首诗: 1. 一白不尽茶,妙试在茗粥。 【注释】“一白”指的是茶叶的色泽,这里形容茶叶的颜色纯洁无瑕;“不尽”表示茶的味道浓郁,难以尽数;“茗粥”则是指用茶叶煮成的粥,这里的“茗”指的就是茶。整体意思是说,品尝完这杯茶后,你会对茶叶的色泽、口感有深刻的印象。 2. 相马不举肥,干也更画肉。 【注释】“相马”是古代的一种选择马匹的方法,通过观察马匹的体形、肌肉等来判断其优劣
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作者通过描绘自己与两位好友的交往经历,表达了对他们深厚的友情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下面是我对这首诗逐句的翻译和赏析: 第一句 王子母之弟,徐子父之友。 - “王子母”可能是诗人对自己母亲的称呼,而“徐子父”则是诗人的朋友的父亲。这里的“之”,表示的是一种关系上的从属或者连接。 第二句 徐学自赣翁,王则因病叟。 - “徐学”可能指的是徐子(即诗人的朋友)的学问或者才华
【注释】: 1. 忆昔乐全公(作者):苏轼,字子瞻。 2. 暮为老苏表:暮年时被苏轼作为门客。 3. 载其辨奸论:记载了他对奸邪之事的批判和分析。 4. 此老一生了:此老人一生都在做这件事。 5. 澹庵夫何如:澹庵这个人怎么样? 6. 书有斩桧草:他的文章中有写杀岳飞的草稿。 7. 顾岂无他欤:但是难道没有其他原因吗? 8. 言大可略小:说大事可以忽略小节。 9. 赏析:
诗名:养源斋 原文 红源初滥觞,其末千万里。 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 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 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 平生养源斋,曾诗与王记。 二公死何年,夫子盖老矣。 向来之滔滔,今乃见涯涘。 木殖岁云秋,实落材则美。 译文 红源刚开始发端,它的尽头是遥远的千山万水。 婆娑几亩地的阴影,岁月就这样在手心里缓缓流转。 人对于做学问,岂能独自与众不同? 巍峨的九层高台
桥上闻薝葡香 薝葡,即藤萝,是一种蔓生植物。薝葡之香,常使人联想到清凉、宁静的佛国世界。 译文:在桥梁之上,闻到了藤萝散发的清香。 注释:薝葡,一种常绿攀缘灌木或小乔木,叶子呈心形,掌状复叶,花冠白色,果实椭圆形,种子黑色。藤萝以其轻盈的形态和清新的气息,常常成为诗人笔下的自然意象。 曾闻薝葡林,自是佛世界 薝葡林,指的是覆盖着薝葡的树林。佛教中,薝葡被认为是清净的象征
青山招我来,松风送我去。 注释: 青山:指山。招我:吸引我来。松风:指山间吹来的清风。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诗。诗人在青山的召唤下,来到了山下的小径旁,被迎面吹来的清风所吸引,不由得脱下帽子,深深地呼吸着这清新的空气。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心情也变得愉悦起来。 白发频脱帻,足适欲忘屦。 注释: 白发频脱帻:指因兴奋而频频地摘下头巾。足适欲忘屦:意思是走路走得高兴了,连鞋都忘了穿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诗为作者送别友人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切的怀念之情。 第一联:用前韵寄明叔——以诗的形式寄给朋友;须白底用悲,我十君二五。“须”指头发,“底”是“至”,这里指“到”。意思是头发已白,岁月不饶人了。“十”是虚数,表示大约。“二”是虚数,表示大约。“五”也是虚数,表示大约。意思是你的头发白了,我们年龄相差无几,都到了五十岁左右。 第二联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的提示为“逐句释义”,答题时需要逐句解释诗句的内容,然后结合全诗进行赏析。“君方溯归鸿,我政专野马。成诗忽能送,有酒胡不泻。”这两句写诗人在雨中作诗,忽然想喝酒了。从内容上看,此联写的是作者在下雨天写诗和喝酒的事情。 【答案】 译文: 你让我像痴儿一样去模仿别人,其实是妨碍了我学习。 你正在追着归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