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梈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端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plaintext 悠悠我行迈,去此粤山端。 译文:我缓缓地行走在路上,来到了这个粤山的尽头。 注释:悠悠,缓慢而从容的样子。行迈,行走。去此,到达。粤山,指广东的山脉。 赏析:首联点明了离别之地的地理位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迷茫。 迟明驻征车,爰尽公堂欢。 译文: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我停下了马车,与大家共同庆祝宴会
【译文】 提起酒杯,想起往日的往事,一杯接一杯地喝下去,离愁别绪便渐渐涌上心头。当初还认为归乡心切,如今海天一色已入秋。 虎豹守卫着玉关,宫殿耸立在天穹。青春白日和暖如春,麒麟凤凰一同游戏。 广成子掌管四象,安期公扶持着九州。俯视那污浊的社会,我像飘转的浮云一样。 仙人要我来此,邀我住在丹丘山。难道是我与交游不深?所以景晏之时我滞留。 明天将乘船去桂水,顺流而下直下银河。高楼之上有长笛吹奏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吟事久已落:指长期的诗歌创作活动已告一段落。 2. 兹晨遇高秋:今天早晨,正值秋季。 3. 泠泠空中籁:形容声音清脆悦耳,如秋风中树叶的沙沙声。 4. 袭我书帷幽:书帷(书房)里的静谧与清幽被这些声音所包围。 5. 如何寒暑疾:为何疾病在寒冷和炎热的环境下都难以抵抗。 6. 径与大江流:大江(长江)的水流直接向东而去。这里比喻时间的流逝,不回头。 7. 岁月已还周
奉观百官迎香舆出南郊 圣治尊皇极,天章达紫微。礼宜崇报祀,时则重瞻依。 吉日初蠲策,圜丘肆太祈。相君苍玉佩,卿士赤金围。 高管寒犹混,清鞭昼渐稀。合芗来北阙,敷队出南畿。 夜雪侁侁过,晨烟阵阵飞。难叨惟帝泽,独敬在天威。 礼乐宁无述?歌声何有归?从知尧德大,不外赞巍巍。 注释: 奉观百官迎香舆出南郊:观察百官迎着香车前往南郊。奉观,指观察。百官,指朝中大臣。迎香舆,指的是迎接祭祀用的车子。
【注释】 感兴:诗人有感而作。龙驾:指天子的车子。层霄:指天。阴冲:阴气冲击。伏照:太阳的余光。有道:指有道德的君主。虞唐:即虞舜、周文王。群佩:指帝王的仪仗队。玉京:指昆仑山。陈义问:陈述道理。金匮:古代藏书箱。冥藏:指深埋地下。春容丽藻绘:指春天的景色美丽如画。晨色泫孤芳:早晨的露水闪烁着孤独的美。停思:停下思考。候:等待。物媚:万物妩媚。郁难当:郁郁寡欢,难以忍受。通建章:通向建章宫
诗句解析 1 毛君好伯仲,枉驾及东堂。 - “毛君”可能是对某人的尊称。 - “伯仲”是古代表示兄弟之间平等或相似的一种说法。 - “枉驾”是客套用语,意为屈尊光临。 - “及东堂”意味着来到主人家中。 - 综合来看,这句表达了毛君受到邀请而来,并被形容为如同兄弟般尊贵。 2. 尽缚曾无笇,同行倍有光。 - “尽缚”意指全部捆绑起来。 - “曾无笇”,这里可能是一种比喻
【注释】 1. 五言:指汉末建安时期的文人,以五言古诗为代表。王国:指东汉末年的军阀割据政权。雕琢工:精心修饰的艺术品。 2. 肇及:开始。苏李辈:指汉朝初期的文学家苏武、李陵等人。相冲融:相互融洽,指文风相互影响。 3. 往还离别者:指古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人情之所同:指人们之间情感的相通之处。 4. 正声始微茫:正当的声音开始变得模糊不清。与世狎污隆:与社会风气相适应而变得卑下。 5.
【注释】: 1. 龙节猗皇皇(yī huáng yíng huáng):指龙旗飘飘,仪仗威严。 2. 六辔忽如流:六辔,指马的缰绳;如流,形容马跑得快,缰绳好像被风刮着似的飘动。 3. 圣主命大吏:指皇帝命令有才干的人去巡视地方。 4. 东南州:泛指南方。 5. 榕荔蔽山丘:指树木茂盛,遮盖了山丘。 6. 绣衣辟庭户:穿着华丽衣服的官员进入官家的大门。 7. 法署若瀛洲:法律
注释: 四月初一,经过杨林作诗,奉命宣布郡县,正值大雨,蚕麦全部被冲走,深深感叹民生疾苦 吉日涉大川,单舟若鸿毛。摇摇遇顺风,泛泛凌雄涛。 已经过了赤岸渚,又住在杨林皋。船夫的心术如何?在险阻中更显无为。 受命未逾期,触目叹所遭。蚕熟麦已空,万口声哀嚎。 年时有灾害之地,白屋皆波涛。不能补分寸,何需征秋毫? 纶言本温厚,下布肃官曹。奉宣吾职尔,庶用救萧骚。 赏析:
赠别罗元友教授之应昌 翩翩郡博士,骑马涉长道。 居庸关门北,仲夏绵茂草。 应昌信殊僻,宅近今丰镐。 虽当清冽乡,足以消热恼。 注释: - 翩翩郡博士:指罗元友作为郡里的博士(即学者)。 - 骑马涉长道:形容旅途遥远而艰辛。 - 居庸关门北:居庸关是长城的重要关口,位于北方。 - 仲夏绵茂草:仲夏指的是夏季的中间,茂盛的草木代表了夏季的特点。 - 应昌信殊僻:应昌是一个偏僻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