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师道
【诗句释义】 1.排矶怒响如撞舂,仓皇未及拄短篷。 —— 排矶:指排云峰的矶石。怒响:水声汹涌如雷。杵舂:用木棒捣米,形容浪花飞溅。仓皇:匆忙。短篷:船帆。 2.桅樯倾侧浪溅窗,已分投骨归鱼龙。 —— 樯:桅杆。倾侧:倾斜、倒塌。投骨:抛入江中。归鱼龙:指船只被浪击碎后,船内的人像鱼龙一样四处飘散。 3.一卒力胜百柁工,正帆近岸离奔谼。 —— 卒:指船上的士兵。舵工:掌舵的人。谼:小艇。 4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述了他在江上乘船时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1. 舟行得风 译文: 在顺风的条件下乘船前行。 注释: “舟行”指的是船只行驶,“得风”表示得到了顺风的帮助,使得航行更加顺利。 2. 江豚卬鼻濆惊波 译文: 江中的鱼因为逆水而行而昂起头部撞击波涛,激起了波浪。 注释:
【注释】 苦旱行三首 其三:这是一首揭露社会矛盾和反映人民疾苦的七言古诗。 吴乡:指苏州一带,古称吴郡。白波田作湖:指苏州一带的水田被围起来作为湖泊。 越乡:指绍兴一带,古称越州。赤日溪潭枯:指绍兴一带的溪流干涸,池塘枯竭。 衾绸:丝绸。不换一斗米,细民食贫衾已无:连一件丝绸的被子也买不起,穷人已经没有衣服穿了。 连艘:几艘船。积廪:储存粮食,囤积财物。射厚利:谋取暴利。乌乎:何等。 天不诛
桐庐夜泊 合江亭前秋水清,归人罢市无馀声。 灯光隐见隔林薄,湿云闪露青荧荧。 楼台渐稀灯渐远,何处吹箫犹未断。 凄风凉叶下高桐,半夜仙人来绝巘。 江霏山气生白烟,忽如飞雨洒我船。 倚篷独立久未眠,静看水月摇清圆。 注释: 1. 合江亭前秋水清:合江亭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古亭子,位于钱塘江边。秋水指的是钱塘江的水,清澈透明。这句诗描绘了合江亭前的钱塘江水在秋天的夜晚显得格外清澈明亮。 2.
至元四年十月冬,池阳府的官员被派去两匹马驹,只有池阳县的学廪向来丰足。 十夺七八归豪雄,□尔按核务尽公。 校官派遣同僚一同前往,唯有姚琏心颇相同。 贵池属邑最近乡,拿舟此去宜先从。 人们说群恶张其锋,昔岁往者人马伤。 焚香再拜先圣宫,愿依皇灵保微躬。 沙夹一带临大江,上有牧地连元戎。 悍卒夜伏芦苇茸,按行不侵循旧封,伏者引去无留踪。 官湖周遭十里通,数家根据窟其中。 良田美稼供螟螽
仙坛秋月图 宫中美人秋思多,夜揖明月追仙娥。 画阑桂树倚楼阙,碧落天坛飞□□。 画师不解西风梦,笔端便有华阳洞。 更将妍画写清词,轻扇君王心已动。 炎精季叶堪叹嗟,矧尔妍丽倾其家。 申生遗祸到济渎,府中丞相真奸邪。 吴宫一扫荒烟冷,旧事凄凉复谁省。 百年永鉴不可忘,留与人间看扇影。 注释: 1. 宫中美人秋思多:宫中的美人在秋天里思绪很多。 2. 夜揖明月追仙娥:夜晚对着明月向仙女致敬。 3.
译文: 七月十八日出郊外抵达昭潭,沿道观虫食松叶尽枯感而有赋 县南县北几百里,沿道苍松半枯死。 毳虫无数枝上悬,食尽青青成茧子。 雪霜不朽千年质,摧败一朝天所使。 残髯磔磔怒犹张,流膏滴滴泣未止。 顿令林壑少光色,政似鳣鲸困蝼蚁。 土人云此实旱兆,昔岁逢之旱无比。 炎风烈日势转虐,更说飞蝗西北起。 救灾无策空自嗟,谁能为挽天河洗。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早秋曲江遇雨》的序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所作,描绘了五月一日的一幅雨后山林美景图。以下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1. 黑云滚滚如山倒(乌云翻滚如同倒塌的山峰) 注释:形容乌云密布,气势汹涌,仿佛要压垮大地。 2. 白雨滴落声潺潺(细雨纷纷落下,声音轻柔如水) 注释:指雨点轻敲地面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而细腻的感受。 3. 瞬间云散雨停歇(乌云突然消散,雨也随之停止) 注释:形容天气变化迅速,转瞬即逝。 4.
落叶行 山窗独眠抱秋冷,四壁无声中夜醒。 译文:深夜里,我独自卧在山窗下,抱着秋天的寒意,四周寂静无声,直到夜深人静时才被吵醒。 注释:落叶行,即《江上值水如米囊》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作者以“秋冷”形容自己的孤寂和寒冷。 赏析: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孤独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自己对秋天的深刻感受。 天清急雨忽万点,月出枯蛇纷众影。 开门飒飒非故林,满空乱叶抟愁阴。 译文
【注解】 皇天:指上天,泛指苍天。一百日:指连续一百多天的旱灾。干(gàn)潭:干涸的池塘。馀湿:残留的水气。连山出火:形容连山之上,大火熊熊燃烧。槁叶黄:枯萎的树叶变黄。烈风赤:猛烈的大风把天空都吹红了。田家父子:指农家父子,这里特指农民。泣:哭。枯禾一茎血一滴:形容旱情严重,颗粒无收。中夜起坐:半夜起来坐着发呆。增百忧:更加增添忧愁。云汉:银河。苍苍:广阔的样子。星历历:星光闪烁。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