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兼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中春宴游》一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二月风光似洞天,红英翠萼簇芳筵。 注释:二月的风光如同一个神奇的洞天,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片簇拥着丰盛的宴会。 赏析: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景象,二月的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仿佛置身于一个神秘的洞天之中。红色的花朵和绿色的叶片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五彩斑斓的画面。这样的景色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仙境。
【注释】 红岸:岸边。钿:镶嵌在首饰上的玉片或金片等。“锦书”句:比喻书信不能传递,如鸿雁难寄锦书。“菱镜”句:以鸾鸟失群为喻,形容女子孤苦无依,貌美而可怜。画屏:屏风。 【赏析】 《春怨》是一首咏叹闺中少妇相思之情的抒情诗。诗人运用了比兴的表现手法,将少妇的愁思表现得十分委婉深沉。首联写景起兴,颔联、颈联写情,尾联点题作结。 前二句写春景。首句中的“红岸”,既点明了季节,又写出了环境
诗句释义: 1. 登楼寓望:登上楼台远眺。寓望:寄托希望。 2. 凭高多是偶汍澜,红叶何堪照病颜:站在高处大多是偶然的感慨(感叹),秋天的红叶怎能够映衬(慰藉)我的病患面容。汍澜:指因感慨而流泪,或因悲伤而哭泣。 3. 万叠云山供远恨,一轩风物送秋寒:层层叠叠的云山衬托着远方的哀愁,一阵风送来了深秋的凉意。供:衬托,此处指增添、加剧。轩:窗户。秋风、寒意:指季节的变换给心情带来的影响。 4.
《江楼望乡寄内子》是唐代诗人刘兼的作品,诗中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登上江楼,眺望故乡的景象。诗中的“独上江楼望故乡”表达了一种孤独的情感,而“泪襟霜笛共凄凉”则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哀愁和思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析: 1. 诗句赏析: - “独上江楼望故乡”:这句表达了诗人独自登上江楼,面对着故乡的场景,内心充满了深深的思念。这里的“独上”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秋夕书怀呈戎州郎中其二 风送秋荷满鼻香,竹声敲玉近虚廊。 梦回故国情方黯,月过疏帘夜正凉。 菱镜也知移艳态,锦书其奈隔年光。 鸾胶处处难寻觅,断尽相思寸寸肠。 注释:风中飘送着秋天荷花的香气,竹子的声音在空荡的廊子上敲打。我回到了故乡,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但月光洒过窗纱,让夜晚更加凉爽。我的菱镜也知道我现在的心情已经改变,所以它也显得不再那么美丽了。虽然我有锦书寄予远方的朋友
【注释】 一承兑泽:指皇帝。莅:临。方州:地方州郡。八度春:指春天八次降临(意谓皇帝频繁临幸)。郡楼:州郡的楼观。好景:美景,美好的时光。吏:官员。醉:沉醉。名山:著名的山水。领管弦游:带领乐队歌舞游玩。空花:比喻空虚不实的事物。任尔:任凭你。频侵眼:不断侵扰眼睛。老雪:白发。渐满头:渐渐填满头顶。归去:离开这里。杜陵:即杜陵,汉宣帝的陵墓,在今陕西西安市南。池阁:水塘和亭台楼阁。在杜陵附近
诗句释义 1 春宴河亭 - 此句描绘了春天在河边的亭子举行的宴会。"春宴"指的是春季的聚会,"河亭"是指河边的亭台。 2. 柳摆轻丝拂嫩黄 - 描述了春天里柳树的新芽轻轻摇曳,仿佛是在拂拭新绿的嫩黄色。 3. 槛前流水满池塘 - 描写了栏杆前的水面上充满了流动的水,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池塘。 4. 一筵金翠临芳岸 - 这里的"筵"指的是宴席,而"金翠"可能指的是宴会上华丽的装饰或美食的颜色
【注释】 桐叶:梧桐树叶。飞霜:落叶飘零如霜降。落井栏:落在井栏上,形容树叶凋落之速。菱花:菱形的镜子。藏雪:藏在镜里,比喻容颜憔悴。衰颜:衰老的面庞。飒飒:风声。寒竹:秋风中的竹枝摇曳生姿。秋枕:秋天的枕头。迢迢:遥远。故山:故乡。临水:靠近水面。钓舟:垂钓用的船。横苇岸:停泊在岸边的芦苇丛中。禅侣:修行的僧人。启柴关:打开柴门。觉来:醒来时。依旧:依然,仍旧。三更月:深夜。离绪:离别时的忧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诗的原文如下: > 春霄 > 春云春日共朦胧, > 满院梨花半夜风。 > 宿酒未醒珠箔卷, > 艳歌初阕玉楼空。 > 五湖范蠡才堪重, > 六印苏秦道不同。 > 再取素琴聊假寐, > 南柯灵梦莫相通。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翻译和赏析: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春宵:指春天的夜晚或春天的时光。 2. 春云春日共朦胧:描绘了春天的云和日头都笼罩在朦胧之中的景象。 3.
春燕 多时窗外语呢喃,只要佳人卷绣帘。 大厦已成须庆贺,高门频入莫憎嫌。 花间舞蝶和香趁,江畔春泥带雨衔。 栖息数年情已厚,营巢争肯傍他檐。 注释: 1. 多时窗外语呢喃:燕子在窗外低声细语。 2. 只要佳人卷绣帘:只要看到佳人卷起绣帘。 3. 大厦已成须庆贺:大厦已经建成了,应该庆祝一下。 4. 高门频入莫憎嫌:经常进入豪门人家,不要讨厌。 5. 花间舞蝶和香趁:在花丛中飞舞的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