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是修
二竹 望孤竹兮不见,见夷齐之并佳。节胡劲而不屈兮,性胡质而不华。 注释:孤竹:指孤竹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国。不见:无法看到。夷齐:是孤竹国的国君,后被商纣王杀死。并:并列。胡:何。劲:刚直有骨气。不屈:不屈服。质:朴素。华:华丽。睨(nì)首阳:仰望首阳山。首阳:《列子·黄帝》中传说的伯夷和叔齐饿死于首阳山上。犹:像。竹之犹夷齐者耶:就像夷、齐一样呢。吁嗟乎其一者耶:叹息他们只有一个如此的人吧!
【注释】 《和刘辉远短歌行》:刘辉远,唐代诗人。 红紫园林:指春色满园的花草树木。 美人:这里指的是自己的妻子。 安得:如何能得到。 蒲萄变汉江:比喻希望妻子能像葡萄一样变化为汉江之水。 便筑糟台齐华岳:比喻希望妻子能像酿制美酒一样变化为华岳之山。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叹闺妇相思的作品。全诗以抒情为主,兼有叙事。前四句写景,后八句抒怀。 首四句写春光已尽,百花凋零,庭院萧条,美人不归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大约写于天宝四载(745年)。这是一首乐府歌行。诗中描绘了一位少年将军的壮志豪情和不平凡的经历。诗人以极其细腻的笔触,勾勒出这位少将军的形象,通过他的故事,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之情。 首句“长安城南官道傍,行人车马何彭彭”,描绘了长安城南官道旁熙攘的景象。行人、车马如织,络绎不绝,形成一幅繁忙热闹的画面。 第二句“行人意气何轩昂,雕鞍绣毂摇琳琅”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早还乡》,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下面是逐句翻译: 1. 宠恩慰劳不可当,功与韩彭相颉颃。 - 皇帝的恩宠和安慰难以承受,我的功绩可以与韩信、彭越相比肩。 2. 名同卫霍参翱翔,出入谋谟资庙廊。 - 名声如同卫青、霍去病一样显赫,出入朝廷参与国家大政。 3. 天下之人谁敢望,只今老大鬓欲苍。 - 普天之下,还有谁能与我相比?如今我已年老
【注释】 孤梅:指梅花。 草绿缛(rú)兮以争茂,木葱茏(cóng lǒng)兮以可悦。(草木茂盛) 胡不与之同时以敷荣兮,而俟彼之色变而叶脱。 岂不畏夫风霜,而有契夫雪月。 于是以见尔之高洁,吁嗟乎尔之高洁。 【翻译】 春天来临时,草木都竞相茂盛地生长,郁郁葱葱的树木让人感到愉悦。为什么不和它们同时开花结果呢?却要等待那草木凋谢,才肯结果。 难道不怕风霜雨雪吗?可是你却能与冰雪共舞
这首诗是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因战乱而流寓江南时所作。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兴亡、个人命运的深切忧虑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 译文: 君不见上国都门道如砥,九棘三槐夹三市。又不见金戈铁马阵云浮,拜命安边辞御楼。 车声连营若雷动,弦管啁啾发伶从。中天月色铁衣明,半夜霜花隼旗冻。 漠南塞北无王庭,蛇豕纵凶何足平。况今天子能得士,百万骁腾皆俊英。 凤阙龙城分虎卫,武备频年蓄精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榉州谢公真画师,笔端欲落风雨随。 千奇万怪出反掌,神惊鬼异不可知。 洪纤高下各变化,浇淳远迩分妍媸。 去年许画东岳祠,祠前父老待多时。 祠中雪壁百馀堵,公来三日挥扫之。 丹青十分极窈窕,水墨一半翻淋漓。 山川屏障杂诸体,文武殿陛森两仪。 鸟归暮林花竹迥,龙在春空雷雨垂。 眼前庸史夸手段,点染刻划何蚩蚩。 谢公不笑亦不欺,彼自詟服徒傍窥。
【注释】 石巉巉:石头高耸的样子,形容山势陡峭、崎岖。 沄沄:水流动的样子。 薿薿:(香)飘散的样子。 搴芳:采摘花的意思。 纫佩:缝制衣服或饰品。 天涯之夫君:远在天涯的丈夫,指远方的妻子。 三湘:即洞庭湖,在今湖南省。这里泛指远方。 暮云:傍晚的云彩。 【赏析】 这是一首情深意长的闺中思妇词。全词以“思”字统领全篇,抒发了女子对远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美好祝愿。上片写女子对远去郎君的怀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然后仔细阅读各项要求,逐项分析。本题中第一题是赏析诗句,第二题是分析诗歌的手法。 本诗前四句写春水到来,登台观景。“钓台”即指钓鱼台,相传是楚大夫屈原自沉的地方,位于洞庭湖中。诗人在湘沅一带春水涌动之际,携童冠二三子登上钓台,眺望湖光山色,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王氏江居席上醉歌行》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这首诗描绘了王氏兄弟在江边酒宴上的欢乐场景,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释义: 1. 王君家住河上头,河水八月清浏浏。西风入林竹屋冷,蝉鸟杂鸣嫌不幽。 注释:王先生家住在河边,八月的河水清澈明净。西风吹进竹林,竹屋变得寒冷。蝉鸣鸟叫的声音显得杂乱而不和谐。 2. 生平于我交最密,俨然胶漆深相投。君常慕作泉石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