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遂
【注】王冠卿:即王令,北宋诗人。罢郡归:罢官返回家乡。 【赏析】 这首诗作于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是诗人罢郡还乡后写的。当时王令任太康尉,因直言忤宰相吕公著,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 首联写自己虽不是做官的材料,却得到皇帝的重用。“天遣仁侯”,指皇帝派遣仁德的官吏来治理百姓。作者在诗中有自谦之辞,但同时也表达了感激之意。 颔联说自己虽有为民之心,却因假借他人而未能伸张,又因无济于事而惭愧
【解析】 “老倦无心上将坛”的意思是:年老力衰,无心去上将坛。“桐江千尺一渔竿”的意思是:桐江两岸,千丈高,只有一根渔竿。“共时翻手功名易,自许经心岁月宽”的意思是:同是一时,翻手之间,功名利禄就到手;自认为经心努力,可以放宽岁月的期限,不受拘束。“礼乐三千辉冕辂,风云四七盛衣冠”的意思是:礼乐三千人簇拥着华美的车驾,风云四七里,冠盖满路,一派盛大的景象。“上虞人物饶娥路”,意思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诗句的翻译和赏析: 敬亭山检受御书 晋宋风流自不凡,天令此地为回环。 市藏白水风烟外,路入高林紫翠间。 字炳日星摇翰墨,敬存铭刻在心颜。 须知太守缘民乐,来岁勤农在此山。 注释: 1. 晋宋: 指中国南北朝时期(420-589年)的东晋与南朝宋。 2. 风流: 指才学、文采等才华横溢的人。 3. 天令: 上天的命令或安排。 4. 回环: 曲折环绕的样子
【注释】 冯卿:唐代冯翊人,字子高。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及第,官至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因受牵连被贬为江陵司马。 天欲吾民起困穷:上天要我们这些老百姓摆脱困顿贫穷。 就教自择孰如公:让我们自己选择,谁能比得上你。“就教”,犹云“请指教”或“求教”。 欢喜颜疾痛呻吟后:欢欣鼓舞的面容是经历了疾病和痛苦后才出现的。 乐意耕桑陇亩中:乐于在田野里耕种。 尽有深长开幕画:尽有了深长的图画。“开幕画”
青溪桥 清溪山高水长,上承黟歙,下接钱唐。雨稍渐渍,众流汤汤,家具舟楫,商旅伏藏。 四海为家,何独困此一方?视己同溺,用造舟以为梁。 一岁一新,岁旱则亡;眷令长之远虑,不间雨旸。晴日当空,余备不忘;帝用时以安下民,余敢不强。 倾余囊橐,使皆即乎康庄;彼虑如近忧,令虽法而何伤。公虽忧而民喜,百世烝尝。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陆游的《青溪桥》。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一生主张抗金复国
【注释】: 天生忠定公,为宋作柱石。 扶日起东南,擎天补西北。 戎和不肯受,国蹙欲日辟。 坐收两河心,可制百年狄。 谁能七十日,有此功赫奕。 汪黄信血指,老桧甘愧色。 云胡张赵间,不使虎而翼。 循环起丁未,运至丁未极。 成书遗后代,曰此寄庵力。 思皇陈了翁,直谏少与匹。 大科得闻孙,不救元符阨。 谠议竟莫伸,嗟哉有何益。 令人读遗事,一饭三叹息。 某昔守樵川,尊俎折群贼。 乌洲聚名胜,花阴满光泽
诗句: - 大原发邹鲁,功德被九州。 - 迢迢数千年,伊洛乘其流。 - 去之又百载,武夷阐诸幽。 - 斯文代显晦,天意非人谋。 - 正脉远相续,何必并世游。 - 峨峨陵阳山,下镇西南陬。 - 师法自心得,如亲接前修。 - 一气妙亭毒,小大各有求。 - 惟此生息机,不隔春与秋。 - 皎皎冰雪姿,高疑揖浮丘。 - 太虚丽日月,纤翳无停留。 - 本根自深茂,况复加穷搜。 - 微言析脉理,要指会衿喉。
【注释】 “天一生兮上浮”,是说天空中生出的阳气上升为云气,“羽人俟兮丹丘”,是说仙人等待着太阳从南方升起。“溯儋耳兮东注,夹昆仑兮倒流”,是说水向东流注,在昆仑山间倒流回流,这里暗指黄河的水往西流,在青海和新疆一带回旋。 【赏析】 《题端明苏子瞻书天庆观乳泉赋后》是一首咏史抒怀诗。诗人通过咏赞苏子瞻写的天庆观乳泉之赋及其书法,表达了他对苏子瞻高风亮节的崇敬之情。 首联:“天一生兮上浮
【注释】 1. 文:文化、学问。 2. 武:武艺、军事。 3. 闽之南:指今福建省的南部。 4. 江之西:指今江西一带。 5. 鼎镬:古代刑具,鼎是大锅,镬是镬子。 6. 一潢池:犹言“一池水”,比喻小而浅的地方。 7. 士怯且惰:士人胆怯懒散。 8. 提千人:率领千士兵。提,率领。 9. 马革裹尸:战死时用马皮包裹尸体。 10. 畏死而偷生:畏惧死亡而苟且偷生。 【译文】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 送三八弟归九江:送别你返回九江。 燕公最繁盛,子孙十三支:燕公家族最为兴旺。 默数半凋零:默默叹息着,看着这些已凋落的枝桠,有一半了。 坐愈成伤悲:坐着也愈发感到悲哀,悲伤之情越发浓烈。 学不足赢粮:学问不足以支撑往返的费用,连粮食也不够。 贫或无置锥:贫穷甚至没有一尺长的锥子。 先君尚有言,孙谋敢忘贻:先父还有话要说,我们子孙应当铭记并付诸行动。 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