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麐
【注释】 1.天香:指梅花的香味。 2.炊玉成烟:指梅树开花时,白色的花瓣如同炊饭时的米粒一般洁白晶莹。 3.揉春作水:指梅树的花苞如春天的水那样柔软而清澈。 4.落红满地如扫:指梅花凋谢后,花瓣飘落在地面,犹如被扫帚扫除一般。 5.百末香浓:形容梅花的香气浓郁。 6.三宵夜冷:指夜晚非常寒冷。 7.无数花魂招到:指许多花朵的灵魂被吸引过来。 8.仙人掌上,迸铅水、铜槃多少:意指在仙人掌上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高阳台”、“台城思”。双调一百零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四仄韵。 同严丈历亭游舒氏园作:与友人一起游历舒氏园(今名南京瞻园)之作。 薄阴:微阴。 霜飞早:霜露已凝未散。 园林:指舒氏园。 水木清苍:指园林中树木葱郁苍翠,池水清澈明净。 陂陁(pí tuó):山坡。 澹:淡,这里指颜色或气氛。 红泥:红色的泥土。 占:占据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文英的《惜秋华·蕉叶香》。全词以蕉扇为线索,通过对比和想象,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画面。 “谁裁花骨”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蕉扇的独特情感。这里的“花骨”可能指的是花的形状或纹理,而“谁裁”则暗示了这种独特性的来源。接着,“怕新裂齐纨,无此圆洁”两句,通过对新旧物品的比较,突出了蕉扇的独特之处。齐纨是指古代的一种丝绸,而“圆洁”则形容其质地纯净、无瑕疵。这里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和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力。 (1)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本题中,“天香”是题目,“粉”是诗的标题,所以第一句应先输出“天香 粉”,然后输出“天香”。第二句“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试”,是说将麝香捣碎成粉末,用铅粉做化妆用的雪花,秦楼上的女子刚试妆。第三句“露下芙蓉,雨馀篁竹,满镜六朝春思”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西子湖头,归路系船,暮色催霁。 - 关键词: 西子湖头 - 西湖的南端; 归路系船 - 诗人在湖边准备返家,用船锚将船只系好; 暮色催霁 - 天色渐暗,天气放晴。 - 译文:我站在西湖的南边,准备回家,天开始放晴了。 2. 疏疏漏出斜阳,便做秋来诗意。 - 关键词: 疏疏 - 形容阳光透过稀疏的树叶; 漏出 - 指阳光透过; 斜阳 - 傍晚的阳光; 秋来诗意 -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山行幽绝,临水数家” - 描述诗人行走在幽静的山区,周围有几户人家。这里的“幽绝”强调了环境的宁静和僻远。 2. “门外木芙蓉正花,烂漫无次” - 描述了诗人到达的地方,门外盛开的花朵繁多,色彩艳丽而自然。 3. “湿翠沾衣,暗苔黏屐” - 描绘了诗人在户外行走时衣物被湿润的树叶和潮湿的土壤弄脏的情形。 4. “峰回刚路转,恰对面、数峰清峭” - 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水龙吟 吴歌 《水龙吟》词牌名。又名“小楼连苑”、“烟波桃叶”。双调,一百零九字,前后段各十一句五仄韵。 摩诃池上歌残,一声何处悠扬起。将连忽断,似无还有,月明风细。月子弯弯,花开缓缓,一般情思。算篴家不是,渔家不是,问莫是,刘三妹。 注释:摩诃池:即苏州的虎丘山,相传晋代僧人支道林曾在此设坛讲经,后成为佛地。歌残:歌声停止。 又:又:指再、还。 变新声:改变旧有的歌曲声调。我侬欢喜:你侬我侬
江城梅花引 一重方空一重纱。 采莲花。 采菱花。 爱住吴船,生小号吴娃。 墙内红楼楼外水,有明月,照鸳鸯,宿那家。 那家。 那家。 在天涯。 雨又斜。 云又遮。 听也听也,听不到、一曲琵琶。 渐渐西风,秋柳不藏鸦。 欲倩西风吹梦去,还只恐,梦魂中,太远些。 注释: 1. 江城梅花引:一种古代歌曲的名称。 2. 一重方空一重纱:两层纱窗,一层是透明的,一层是半透明的,象征隔开的内外世界。 3.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鉴赏能力。此题考核理解诗句内容,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与艺术手法的能力,考生解答时要注意结合诗中的意象、意境、手法等来分析。首先从题干中可以知道本题要求是赏析诗歌。 “渐萧萧瑟瑟,冷冷清清”,“客怀如许凄恋”。这是写诗人的心境。“萧萧瑟瑟”形容风雨交加的景象。“冷冷清清”,形容环境寂静。“客怀如许凄恋”,写出了诗人内心愁苦和悲凉。 第二句“衰柳翻鸦”,“枯荷闹雨”
满庭芳是一种词牌名,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为“仄平平仄平平仄”,后半部分为“平平仄仄平平仄”。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注释: 1. 扇月投怀,衣香分袂,个侬道是无愁。 扇子上的月光洒在怀里(暗示思念之情),衣袖中散发出淡淡的香味,仿佛是分离时的告别。"个侬道是无愁" 中的 “个侬” 指代对方, "道是无愁" 表示对方认为没有忧愁。 2. 采莲归去,佯醉卧箜篌。 她回家时装作喝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