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试。
露下芙蓉,雨馀篁竹,满镜六朝春思。
仙人掌上,先染了、葱根纤指。
绣领乍湿馀香,金盆缓倾残水。
侵晨宿妆红腻。
拂湖绵、扫眉还未。
残梦关心蝴蝶,欲干双翅。
不信比来下泪,问玉颊成痕为何事。
索丹青,剩来有几。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技巧和语言特色的把握能力。

(1)

题干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本题中,“天香”是题目,“粉”是诗的标题,所以第一句应先输出“天香 粉”,然后输出“天香”。第二句“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试”,是说将麝香捣碎成粉末,用铅粉做化妆用的雪花,秦楼上的女子刚试妆。第三句“露下芙蓉,雨馀篁竹,满镜六朝春思”,是说露水滋润着像荷花一样的美人脸,雨余翠竹映衬着六朝的旧影,满镜都是春色。第四句“仙人掌上,先染了,葱根纤指”,是说仙人掌上,先染上了纤长的手指。第五句“绣领乍湿馀香,金盆缓倾残水”,是说绣领刚湿,余香袅袅;金盆慢慢地倒出残留的水。第六句“侵晨宿妆红腻”,是说凌晨起床化妆,脸色红润而娇腻。第七句“拂湖绵、扫眉还未”,是说拂去湖上的细软丝绵,还来不及整理眉毛。第八句“残梦关心蝴蝶,欲干双翅”,是说残梦中有关心的蝴蝶,想要振翅高飞。第九句“不信比来下泪,问玉颊成痕为何事”,是说不相信近来会落泪,问为什么玉颜上留下了痕迹。第十句“索丹青,剩来有几”,是说索要画师,剩下能画几笔。

(2)

题干要求“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本题中,“天香”是题目,“粉”是诗的标题。“天香”即天女散花。“粉”即粉黛。“天”“地”“人”三才合一,以天为首,地次之,人最后,表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崇高理想。“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试”意思是:把麝香捣碎成粉末,用铅粉做化妆用的雪花,秦楼上的女子刚试妆。“露”、“芙蓉”、“竹”,是写景的三个意象,也是女子肌肤之美的具体写照。“仙人掌上”,以仙喻美,形容女子手如葱根般纤细柔美。“绣领乍湿馀香”,以“绣”“领”写女子的体态,写出其娇媚之态。“金盆缓倾残水”,以水写情,写出女子内心的柔情。“侵晨宿妆红腻”,以红妆写容光,写女子早晨起来梳妆时脸上的红晕。“拂湖绵、扫眉还未”意思是说,拂去湖上的细软丝绵,还来不及整理眉毛。这里用“拂”和“未”两个字来描写女子的动作,生动传神地表现了她的娇美可爱。“残梦关心蝴蝶,欲干双翅”的意思是说,残梦之间有蝴蝶关心,想振翅飞翔。这两句诗写女子的睡眼惺忪,以及她对蝴蝶的喜爱之情。“不信比来下泪,问玉颊成痕为何事”,意思是说不相信最近会落泪,问为什么玉颜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女子对自己的容颜感到担忧的自语。

(3)

题干要求“赏析”。本题中,“天香”是题目,“粉”是诗的标题。“天”“地”“人”三才合一,以天为首,地次之,人最后,表现了诗人在艺术创作中的崇高理想。“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试”意思是:把麝香捣碎成粉末,用铅粉做化妆用的雪花,秦楼上的女子刚试妆。“露”、“芙蓉”、“竹”,是写景的三个意象,也是女子肌肤之美的具体写照。“仙人掌上”,以仙喻美,形容女子手如葱根般纤细柔美。“绣领乍湿馀香,金盆缓倾残水”意思是:绣领刚湿,余香袅袅;金盆慢慢地倒出残留的水。这两句诗写女子的娇态与柔情。“侵晨宿妆红腻”,意思是说凌晨起床化妆,脸色红润而娇腻。这两句诗写美人清晨起床梳妆的情景。“拂湖绵、扫眉还未”,意思是说拂去湖上的细软丝绵,还来得及整理眉毛。“残梦关心蝴蝶,欲干双翅”意思是说,残梦中有蝴蝶关心,想振翅飞翔。这两句诗写了美人做梦时的心情与动作。“不信比来下泪,问玉颊成痕为何事”,意思是说不相信最近会落泪,问为什么玉颜上留下了痕迹。这是女子对自己的容颜感到担忧的自语。

【答案】

天香



天女散花。

捣麝成尘,调铅作雪,秦楼一转初尝。

露下芙蓉雨馀篁竹满镜春思

仙子掌上葱根纤指

绣领乍湿馀香金盆缓倾残水

侵晨起妆红腻拂湖绵

扫眉还未残梦关心蝴蝶

欲干双翅不信比来下泪

问玉颊成痕为何事

索丹青剩来有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