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阴不散霜飞早,园林深贮秋意。
水木清苍,陂陁高下,澹与暮云无际。
红泥亭子。
占一角孤城,七分烟水。
最爱疏疏,竹竿万个滴寒翠。
年来俊侣都散,便登山临水,只恁憔悴。
倦柳攀条,清流照鬓,暗老悲秋身世。
荒寒如此。
又画角声中,夕阳垂地。
树树西风,暮鸦寒不起。
【注释】
台城路:词牌名。又名“高阳台”、“台城思”。双调一百零八字,前后段各九句五平韵。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上片四仄韵;下片四仄韵。
同严丈历亭游舒氏园作:与友人一起游历舒氏园(今名南京瞻园)之作。
薄阴:微阴。
霜飞早:霜露已凝未散。
园林:指舒氏园。
水木清苍:指园林中树木葱郁苍翠,池水清澈明净。
陂陁(pí tuó):山坡。
澹:淡,这里指颜色或气氛。
红泥:红色的泥土。
占:占据、占有。
孤城:孤独的城堡。
最爱:特别喜爱。
竹竿万个滴寒翠:形容竹子高大挺拔,竹叶繁茂成荫,滴下的水珠晶莹剔透,像翡翠一样。
年来:今年来。
俊侣:才子佳人。
恁(nèn):你。
倦柳攀条:形容杨柳依依如恋人般缠绕。
清流:清澈的流水。
暮鸦:傍晚归巢的乌鸦。
画角声:吹起的号角声。
西风:指秋风。
暮鸦寒不起:比喻诗人心情凄苦,连鸟儿也不鸣叫了。
荒寒如此:形容景色凄凉,令人感到寒冷。
又:再次;又一次。
夕阳垂地:落日斜射,光芒照地。
树树西风:一片萧瑟的秋风吹过树林。
西风:指秋风。
寒不起:鸟雀因寒冷而不愿鸣叫。
【赏析】
《台城路·同严丈历亭游舒氏园作》是宋代文学家辛稼轩的作品。此词为作者和友人游览舒氏园时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大自然之美的热爱。
这首词开篇即描绘出一幅深秋的园林画面,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美丽的自然景观之中。接着,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园林中的水木清苍、陂陁高下、红泥亭子等景致,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对美景的描写,而是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景物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在词的中段,诗人进一步展开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他以“最爱疏疏,竹竿万个滴寒翠”为引子,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那些枝繁叶茂、绿意盎然的竹子。这些竹子不仅成为了园林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与寄托。诗人通过对竹子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
在词的后半部分,诗人开始转向对友情的抒发与怀念。他用“年来俊侣都散”,表达了自己与友人之间的离愁别绪;用“便登山临水,只恁憔悴”,则展现了自己因思念友人而憔悴不堪的形象。这些诗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
诗人再次回到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之中。他用“荒寒如此,又画角声中,夕阳垂地”来形容眼前的秋日景色,既表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萧瑟之感,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又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