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
【注释】 螺:螺钿,用贝壳、珊瑚等制成的装饰品。 鹧斑:一种花纹。 霓裳:传说中天上乐神所奏的乐曲。 桓伊:晋时人,善弹琴。 遮莫:纵然。 【赏析】 此词是一首咏元宵节赏灯观戏的即景之作。上片写赏灯,下片写听曲。全词在结构上采用由远及近、由虚入实的手法展开,从“鹊桥仙”起,到“人间花月”,再到“琼台一梦”,层层深入,把元宵节这一盛大节日的热闹场面描绘出来。 上片首句写元宵佳节,人们欢聚于赏灯游园
【注释】 银湾:银色的海湾,这里借指银河。 徐展:缓慢地展开。 天上人间今夕:天上人间,泛指天上和人间。今夕,今夜。 黄姑渚:古地名,在今安徽省当涂县东南。 支机:织女与牛郎相会时,以织物为线索相连接,故称支机。 锦屏:绘有花纹的屏风。 玉窗:雕饰精美的窗户。罗袜:用丝织品制成的袜子,即绣花鞋。 青鸾:《山海经》载,西王母有青鸟(青鸾)传书。紫云车:古代传说中由仙人驾驶的车。 【赏析】
【注释】乙未: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中国传统节日。“鹊桥仙”:唐教坊曲名。 上片起首二句写七夕的景致:晚夏时节,花枝疏落,青桐树也褪去了夏天的浓荫,庭院显得格外清凉。词人在这里以“媚”、“褪”等字眼来描写花木,表现了作者对于这种清丽秋色的赞赏和喜爱。“消受”二字,既写出了时令的特点,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情。“嫩凉庭宇”四字,描绘出一种宁静、幽雅的环境
鹊桥仙 · 七夕。用秦少游韵联句 【注释】: 1. 星期七夕:指农历七月初七,即中国的七夕节。 2. 玉沾金风:形容月光映照在晶莹的露珠上,如同被金风轻轻吹拂。 3. 当时佳约等闲看:指曾经的美好约定在不经意间就被忽略了。 4. 尊前擪笛:指在宴会的酒席上演奏笛子。 5. 花间索句:指在花丛中吟诗作对。 6. 银河倒映旧针楼:指在银河下看到过去熟悉的建筑。 7. 怅盼断、帘栊朝暮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词。它描绘了作者在送别友人时的情景,以及自己对离别的感受。下面是逐句释义: 1. 尊前云起: - 尊前:指酒杯之前。 - 云起:云雾聚集的景象,象征朋友即将离去或相聚不易。 2. 望中烟合: - 望中:指远方。 - 烟合:烟雾消散的景象,象征着距离和分离。 - 关键词注释:望中,远方。烟合,烟雾消散。 - 赏析: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重逢的期待以及对分别时刻的不舍。
鹊桥仙·七夕寄外 银河浪静,彩桥风细,斜挂弯弯明月。相逢应说别来愁,须多驻、天边云辙。 红尘千载,仙家几日,一岁光阴电瞥。双星离别未多时,浑不似、人间离别。 注释: 银河:指银河,天上的一条亮闪闪的银带子。 彩桥:指织女和牛郎相会的鹊桥。 天涯:指遥远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咏七夕节的词。词人写牛郎织女一年一度在银河上相会的盛景,抒发了他们相见时的喜悦与别离时的痛苦之情。
【注释】: 1. 鹊桥仙:词牌名,又名《鹊桥会》、《鹊桥边》。双调九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两结句例用三、四字为韵。 2. 新秋:即初秋时节。 3. 雨萤:指萤火虫在雨后飞舞。 4. 露蛩(qióng):蟋蟀,常在夜间鸣叫。 5. 凄凄:悲伤的样子。 6. 藕花:荷花的一种。 7. 阑干:栏杆。 8. 纨扇(wán shàn):古代一种质地轻薄、有花纹的丝织品,用来扇风或障日的。 9. 情
【注释】 1. 轻颦贮怨:轻轻皱着眉头,好像在含着怨恨。2. 微酲邀梦:酒还没有醒,就梦见了。3. 一寸脸波春逗:脸上的一丝丝愁思仿佛春天的波纹那样逗引出来。4、翠幕、灯痕依旧:指闺房中帐幔、灯火依稀可见,仍像往日一样。5. 都疑久住:难道真的已经长久地住在一起了吗?6. 怎教轻别:怎么忍心轻易地分别呢?7. 禁得为伊销瘦:经受不住为她消瘦。8. 小屏曲枕锁凄凉:小屏上的曲枕笼罩着凄凉。锁
我们来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意境。 鹊桥仙:这是一首描绘女子妆容的诗,通过“鹊桥”这一典故,表达了对女子美貌的赞叹。 我们对每一句进行逐句解析: 1. 桃腮匀粉,柳眉增黛,还恐宫妆草草:桃花般娇嫩的脸颊上涂抹着淡淡的胭脂,柳枝般的眉毛上画着淡淡的黛色,担心宫中的妆容过于简略。这里用桃花、柳眉来形容女子的容颜与眉毛,强调其自然之美,而“还恐宫妆草草”则透露出女子对自己的妆容有所保留,担心过于简单
【注释】 昏昏:朦胧的样子。晓晓:天刚亮的样子。重门:重重的宫门。做暝(míng):傍晚。水楼:即水阁,设在水中的小楼,供游船停泊之所。卷帘:把窗帘放下来,使光线透入。燕子:指春天的使者,也用来象征美好事物。花顶:指花的顶部。泪珠滚滚:形容流涕不止。禁它不住,况欲留春可肯:怎能够留住春天不肯让它离去呢。些些:少许。多在柳梢头:柳絮很多,飘飞在柳树的梢头上。只絮坠:只落得空飘零。絮:柳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