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媚晚,青桐褪暑。消受嫩凉庭宇。衣香帘影自依依,奈换了、隔年情绪。
分炉行篆,量枝缀镂。别见红闺幽愫。人间总被误聪明,悔莫乞、痴騃尔汝。
【注释】乙未: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中国传统节日。“鹊桥仙”:唐教坊曲名。
上片起首二句写七夕的景致:晚夏时节,花枝疏落,青桐树也褪去了夏天的浓荫,庭院显得格外清凉。词人在这里以“媚”、“褪”等字眼来描写花木,表现了作者对于这种清丽秋色的赞赏和喜爱。“消受”二字,既写出了时令的特点,又表现出一种闲适的心情。“嫩凉庭宇”四字,描绘出一种宁静、幽雅的环境,为下片所描写的人的活动提供了背景。
过片三句,写女主人公的居处:她身着轻衣,在帘幕的映衬下,身影显得更加柔美,而那种依依不舍的情态,更增添了几分凄婉之美。“奈”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无限哀怨和无奈。“别见”两句,写女主人公在七夕之夜独自思念之情。“红闺”指女子的居室。此言女主人公独坐于室内,对着雕梁画栋,细细地品味着自己内心的思绪。“幽愫”,即深藏不露的情思。“总被误聪明”,是说世人都不明白她的心意,反而错怪了她的用心。“乞、痴騃尔汝”,用典自《西京杂记》卷三:“汉武帝作乐府,造楚声,度‘木兰之鼓’;又作《天门曲》,曲中多效楚声。”这里以汉武比女主人公,说自己虽然聪明,但却像“痴騃”(愚蠢)一般,不能得到心爱之人的理解。“尔汝”,古汉语中代词或副词的合音词,此处指互相称对方。
整首词语言清新,情感细腻,意境幽婉,含蓄蕴藉,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骚客们特有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