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借书柬衡甫 针线压女红,斧锥资匠斫。 器利善事先,至理通乎学。 讲学在群书,梯航与辘轴。 舍此旧迹寻,歧途迷踯躅。 嗟我少失学,父书未能读。 缥缃飘劫灰,湖海走尘俗。 几处拥书城,心羡涎流角。 饷贫慨以慷,驱饥常缚束。 堪叹楮叶成,已尽易饘粥。 异书识纤微,天花眩眼目。 牛充梁栋高,蠡测山渊伏。 一知半解时,岁月逾匆促。 三来苕霅间,游忆髫龄熟。 桂堂许重登,天香犹馥郁。 施子真儒官,今雨旧雨续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频年学钓烟波里,苕霅交流清顾视。 这句话描述诗人在烟波浩渺的水面上垂钓,观察四周的景物,感受清新自然的气息。"苕霅"是古代两个地名,位于今天的中国浙江省。 浮家何幸遇志和,必恭敬之桑与梓。 在这里,"浮家"指随船而行的生活状态,而"志和"是指苏轼的朋友张志和(张功甫),两人经常在一起游历,共同欣赏山水之美,互相鼓励
【注释】 六载重来步层麓, 怀人春雨苦空谷。 歧途日暮将安之, 踯躅危磴碍进足。 何期严濑水淼漫, 忽聚萍梗路曲盘。 喜约儿童迎竹马, 快沾膏泽聆鸣湍。 坐看云岫无心出, 当夏凉风铺琴席。 红亭白塔开旧颜, 翠竹苍松表净植。 尽多风景付云鬟, 罗列明窗大几间。 犹幸良朋结良会, 爱山过客同说山。 爱山爱士评月旦, 勤学岂废修途半。 经济无非道德腴, 我熟闻之望洋叹。 【译文】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王士禛的《碧浪湖》。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薛心农鹾尹盛暑过访偕张西章、钮小琴与叔兄放棹碧浪湖纳凉 译文:薛心农(王士禛的字)在炎热的夏天来访,和我一起游览碧浪湖。 注释:薛心农是王士禛的朋友,他的字是“心农”,这里的“盛暑过访”表示他来访时正值夏季高温。 兴高放棹湖之心,纳凉时节刚三伏。 译文:心情愉快地划船入湖,正好是炎热的三伏天。 注释
译文: 东坡离开后空山无人,声名留痕于崖谷。 未曾遇见汪丞谈论爱山,谁在高台上策马前行? 历经战乱漫漫无期,鬼火昏黄蛇蝎盘踞。 蒙棘丛生牵萝薜荔,龙鳞老化问松湍急。 天爱苍生此君出,治理周期月登衽席。 湖边万亩桑绿地,浓接棠阴齐栽植。 不久黛色压千鬟,笑对城南有无间。 台成民通政,八百年后重看山。 山灵爽气迎平旦,下雨崇朝黑天半。 赋就长歌挥兔毫,惊披珠玉临风叹。 注释: 1.
诗句解析 - "棣笙学博赋五言五十韵见赠次韵成七言答之": 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诗作的回应。棣笙是古代一种乐器,这里指代朋友的赠诗。"次韵成七言"指的是按照原诗的节奏和韵律创作了一首与原诗内容相呼应的七言诗。 - "燕赵悲歌非吾曹": "非吾曹"意味着这首诗的内容与作者自己无关或不是作者所经历的情感。燕赵地区历史上常发生悲壮的故事,这里的“悲歌”暗指这些故事。 - "谁呼屠狗出而仕":
孟春之月快衔杯,孟秋之月期不来。 春秋佳日难兼擅,忝联诗社末座陪。 注释:孟春和孟秋,是一年中两个最美好的时期,难以同时拥有。我有幸与诸位诗友共聚一堂,但总是在诗社的最后。 巧乞七夕不可得,为君送巧语奇哉。 新旧闲情齐发泄,从头那厌诵百回。 注释:我本想借七夕之夜与您共度,可惜未能如愿。但我将我的心意全部表达出来,从心底里希望您能够接受。我愿意一遍遍诵读这些诗歌,因为这是我内心情感的真实体现。
这首诗的作者是汪苇塘教授,以青州饥民歌见示用韵复之。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1. 青州土壤非饶沃,力田犹虞食不足。连年灾歉报农夫,待哺哀鸿来满目。 注释:青州的土壤并不肥沃,农民们仍然担心粮食不足。连续几年的灾难和歉收让农民们挨饿,饥饿的鸟儿到处都是。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青州农民们的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诗中的语言朴实、形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2. 工商士女散天涯,保抱提携日奔逐
七夕与宾于诸君联吟分得玉字 今年小暑雷惊屋,阴曀天时连三伏。 乍夜西风已报秋,湿云犹作黄梅熟。 吾来浮家苕霅间,七夕重逢私心祝。 祝他节序调暑寒,不愁困苦餐蔬菽。 比邻瓜果列几筵,道是乞巧求所欲。 偶喜庭结蛛网丝,复讶针度月钩曲。 得意家家拍手欢,吉兆胜比灯花卜。 吾侪自古拙谋生,不学儿女斗红绿。 岂甘愚戆事罔闻,省识昊苍厚我独。 嗟哉人间多巧矣,名缰利薮逞驰逐。 戕伐性灵公输羞,雕镂肺腑成风斫
诗原文:青州土壤非饶沃,力田犹虞食不足。连年灾歉报农夫,待哺哀鸿来满目。工商士女散天涯,保抱提携日奔逐。掬水茹草充客饥,雪邮风程争夜宿。 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 1. “青州土壤非饶沃,力田犹虞食不足。” - 这两句描绘了青州的地理环境并不肥沃,农民们依然面临粮食短缺的问题。通过“力田”这一词组,表达了农民们辛勤耕作的情景,同时也反映出他们面临的困境。 2. “连年灾歉报农夫,待哺哀鸿来满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