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传霈
陈艺林世交持其尊甫补松世丈溪山无尽图索题,题卷中有先人七古诗,伏读数过,凄然有作 译文:陈艺林的世交拿着他祖父补松先生所画的《溪山无尽图》来求文,我接过画卷一看,上面有先人的七首诗,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不禁悲伤起来,便写下了这首诗。 幼读高堂题图诗,诗中尽含无尽词。我今披图瞻公像,图外殊系无尽思。 注释:小时候读过父亲为画卷上题写的诗,诗里充满了“无尽的”这个词汇。我现在看着这幅画
这首诗是模仿郭璞的《游仙诗》七首中的一首诗。郭璞是东晋时期的著名文人,他的《游仙诗》以描绘仙境和神仙的生活为主要内容,充满了神秘和幻想的色彩。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局促辕驹足,奔踶走且僵。 注释:局促,形容拘束、不自由;踶(tuì)走,形容急走、奔跑;僵,形容疲惫。整句意思是:我被束缚着,像车轮上的马一样急匆匆地奔跑,但已经感到疲惫不堪了。 2. 北风吹白云,忽与天路当。
这首诗是郭璞模仿古代游仙诗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宇宙和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嘉荫成翠幄,幽兰含露滋。 这句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阳光下,树木繁茂,形成了一片绿色的帷幕,而兰花则在清晨的露水中散发出香气。"嘉荫"指的是美好的阳光,"成翠幄"形容树木茂盛的样子,"幽兰含露滋"则是指兰花在晨曦中散发着清新的气息,充满了生机。 草木喻至理,英华各及时。 这句诗通过草木的生长来比喻世间的道理
这首诗是诗人在吴兴爱山台的观感之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述,表达了对古人和贤者深深的怀念之情。 逐句解析: 1. 吴兴佳山水,清远无古今。 - "吴兴"是指浙江省湖州市,这里以“吴兴”作为背景来描述山水之美。这里的“山水”不仅指的是自然风景,也暗指了人的品质或精神风貌。“清远无古今”意味着这种美超越了时间的限制,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美丽。 2. 高台共登眺,城市而山林。 -
【注释】 塔兮:指万象塔。会心寂铃语,尽大乾坤理如许:意谓万象塔之钟音,是宇宙万物的哲理。 揽其全:指万象塔之全貌。学海学山齐得所:意谓万象塔之周围,都是学问之地,可与学海学山相媲美。 一啸长空木落秋:意谓万象塔之钟声,如秋日之落叶,随风飘荡。 青林红树相应答:意谓万象塔周围的树木和花朵,与钟声相互应和。 读书当有何楷俦:意谓在万象塔周围读书,可得到与苏东坡同样的收获。 噫吁嘻:(叹息词)
咏草笠 早云燎太空,头戴笠子好。 惟笠质不同,农家费探讨。 葛藤编林泉,箨箬裁篁筱。 宜雨不宜晴,当夏用者少。 忆昔有黄冠,黄色服以草。 截去阶外蒲,诛就檐前茆。 每年三伏初,西畴有事早。 秧插荫随槐,畬锄香围稻。 倏忽透炎威,依旧苦干燥。 曷若此笠成,迎凉经意造。 圆样月玲珑,遍覆云环绕。 薰风吹野田,珠露披清晓。 秀色映须眉,佳气明瞳瞭。 不愁红日红,耘耔忘杲杲。 隐见傍钓矶,高低逗池沼。
【注释】 ①师竹:指僧人。过访:来访。偕伍硕甫:与伍硕甫同行,伍硕甫是诗人的朋友。舟泛西:泛舟于西湖。西湖在浙江杭州市,为杭州名胜。纪事集成:记录这次游览的诗作。②酌酒坐茅檐:饮酒时坐在茅屋檐下。③檐短酒气吐:檐下空间小,酒气难以散发。④高树蔽目前:高大的树木遮挡了视线,看不见前方。⑤结邻野人家:住在附近农家。⑥肺腑:指心肝。⑦岳坟:南宋岳飞墓,在今浙江杭州市。⑧铁人:指铁面无私、刚正不阿的包拯
【注释】 偕:同,一同。周君经甫:即周经甫,字经甫,元末明初人。 爱山:指吴中的虎丘、剑池一带的山水。台,即虎丘山的石塔。 三十年:三十余年。 沧海:大海。桑田:桑树变成田野。桑田变沧海,指世事沧桑变化。 相持一尊酒:举杯相对,饮酒言欢。 游子:离家在外的人。 苍卞峰:指苏州城西北的虎丘山。 太湖水:太湖,在今江苏无锡市附近,这里泛指吴中地区。渺渺:形容水面宽广。 神兮来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秋暮师竹过访偕伍硕甫舟泛西湖纪事集成”,然后分析每句诗中的关键字词,并结合全诗理解其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最后简要赏析。注意“棹”是名词作动词用,意思是划船。 【答案】 ①“秋暮”点明季节,秋天傍晚时分,诗人去拜访朋友;“师竹”是说拜访的客人姓师名竹,这里指友人。
注释:钝斋主人赋诗见赠,并为我题写了“白云洞读书图”,因此作此长句答谢。 会须佩韦慎不害,相见端州使君贤。 译文:一定要佩戴韦带谨慎不犯错,端州使君真是贤明之人